•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五泄的詩詞(23首)

    1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五泄》 宋·釋咸潤

    飛泉成五級,一級一龍湫。
    削出萬仞秀,詎讓蓬萊丘。

    2 《送僧入五泄》 唐·貫休

    五泄江山寺,禪林境最奇。
    九年吃菜粥,此事少人知。
    山響僧擔谷,林香豹乳兒。
    伊余頭已白,不去更何之。

    3 《諸暨五泄山》 唐·周鏞

    路入蒼煙九過溪,九穿巖曲到招提。
    天分五溜寒傾北,地秀諸峰翠插西。
    鑿徑破崖來木杪,駕泉鳴竹落榱題。
    當年老默無消息,猶有詞堂一杖藜。

    4 《游五泄山》 宋·刁約

    西源窮盡到東源,直注層崖五磴泉。
    真境無{缶系}追汗漫,勝游聊得弄潺湲。
    風生虎嘯層巖底,月上猿啼古木巔。
    祇待歸休林下去,來同靈默此安禪。

    5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石門》 宋·釋咸潤

    雙峰起云際,仿佛五侯門。
    煙霞鎖不開,曾無車馬奔。

    6 《游五泄山》 宋·唐詢

    尋徹靈潭第五源,旋攀蘿蔦至山巔。
    寒聲昔謂來天外,巨壑今知在目前。
    峭壁無時長蔽日,重巖不雨亦生煙。
    臨觀已覺塵心盡,更欲凌云訪列仙。

    7 五泄山》 宋·劉述

    翠屏千疊水潺潺,一簇青鴛杳靄間。
    惜是晚年逢此境,悔將前眼看他山。
    瀑飛蘿磴終難畫,龍蟄巖云只蹔閑。
    薄宦勞人無計住,可嗟歸去又塵寰。

    8 《游五泄書呈完夫節推》 宋·丁寶臣

    莫厭幽尋路險辛,細思容易是山神。
    能收地巧藏深處,不惜天奇示俗人。
    古有少陵吟未到,今無摩詰畫難真。
    海邊見說天童好,祗待君詩判待倫。

    9 《招通判沈興宗游五泄》 宋·丁寶臣

    路緣蘿蔦蔭杉松,翠壁丹崖不計重。
    天作錦屏環十里,僧開朱屋面千峰。
    花閒越鳥鉤辀語,溪外秦人仿佛逢。
    早晚車騶到山下,籃輿多日待追從。

    10 五泄山寺》 宋·廖虞弼

    招提深鎖綠苔幽,故遣高人向此留。
    萬疊云山從地涌,雙源瀑布自天流。
    風翻象宇松聲碎,雨過禪房竹翠浮。
    試問苾芻會厭客,乘閒還許再來否。

    11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龍井》 宋·釋咸潤

    寒井深無極,人謂藏虬龍。
    嘗聞救炎旱,絲雨灑長空。

    12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石鼓》 宋·釋咸潤

    巨石平如掌,天然狀鼙鼓。
    擊之還有聲,分明含太古。

    13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西源》 宋·釋咸潤

    造化鑿紳維,千巖斗空碧。
    有時云雨開,殘陽落幽石。

    14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禱雨潭》 宋·釋咸潤

    嘗聞越邑民,禱雨碧巖畔。
    神龍如有期,為霖通旱暵。

    15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夾巖》 宋·釋咸潤

    一徑數里間,巉巖鎮幽谷。
    中夾清溪流,白云長斷續。

    16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俱胝巖》 宋·釋咸潤

    昔人持此咒,巖坐歲寒深。
    梵言不復聞,雅名流至今。

    17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石屏》 宋·釋咸潤

    峭石狀危屏,截斷諸峰青。
    白云觸不飛,仙掌空遺名。

    18 五泄山三學院十題·摘星巖》 宋·釋咸潤

    捫蘿梯峭石,直上青云端。
    咫尺星斗光,冷射人心寒。

    19 《游五泄山》 宋·唐詢

    游遍西潭返步遲,亂云隨履雨沾衣。
    山形相向還相背,獨有溪流共我歸。

    20 《題五泄瀑布四首》 宋·喻良能

    玉龍千丈自夭矯,飛雨十里長廉纖。
    愚柳一見心眼爽,未須界圍觀水簾。

    * 關于五泄的詩詞 描寫五泄的詩詞 帶有五泄的詩詞 包含五泄的古詩詞(23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