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眾生界的詩詞(94首)
21
《顯元歌》 宋·釋印肅
不識本家元寶貝,汩沒緣塵生死快。
阿賴耶識藏無明,十八界纏繒網蓋。
貪嗔癡,常在在,心鏡空花分內外。
22
《壁上詩二首》 唐·豐干
余自來天臺,凡經幾萬回。
一身如云水,悠悠任去來。
逍遙絕無鬧,忘機隆佛道。
世途岐路心,眾生多煩惱。
24
《七言》 唐·呂巖
金丹一粒定長生,須得真鉛煉甲庚。
火取南方赤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
鼎追四季中央合,藥遣三元八卦行。
27
《漁家傲》 宋·可旻
枝邊。
佛贊西方經現在。
廣長舌相三千界。
為要眾生生信解。
臨終邁。
不修凈業猶何待。
七寶池塘波一派。
蓮華朵朵車輪大。
華內托生真自在。
分三輩。
阿鞞跋致長無退。
28
《漁家傲·佛贊西方經現在》 宋·可旻
佛贊西方經現在。
廣長舌相三千界。
為要眾生生信解。
臨終邁。
不修凈業猶何待。
七寶池塘波一派。
蓮華朵朵車輪大。
華內托生真自在。
分三輩。
阿鞞跋致長無退。
29
《普庵歌》 宋·釋印肅
祝個普庵純寶貝,妙慧莊嚴真暢快。
無門為戶到人稀,萬里神光圓頂蓋。
非相身,無不在,體露堂堂聲色外。
30
《緣識》 宋·宋太宗
自家未達莫來看,解者從生真是漢。
世涂煩惱一齊休,修取菩提心不亂。
大覺因明凡圣同,苦空圓滿光不散。
含識緣中曉了難,愛河須渡達彼岸。
31
《上后溪劉閣學》 宋·程公許
如來藏有大經卷,無古無今無成壞,卷這可納一毫端,舒之彌綸於法界。
眾生與佛同受持,謂有定法便虛假。
祗園食飽洗缽坐,何曾有意一場話。
32
《緣識》 宋·宋太宗
我一囊盛寬世界,從頭點取人數在。
萬里山河寬更寬,一切眾生智者解。
因緣殊勝是因緣,方便法門天最大。
天最大,無比擬,
33
《月巖》 宋·曾豐
巖腹刳為半月形,全功天且不能成。
勿嗟圓處便生缺,猶幸晦中堪養明。
更朔還多終有望,受虧已久得無盈。
愿言鏈石補教足,使我眾生眼界平。
34
《偈》 宋·錢蓋
稽首文殊師,昔為七佛祖。
嘗發大悲原,廣度諸有情。
念彼東北方,是為清涼境。
龍神五百俱,眷屬萬菩薩。
36
《觀世音贊六首》 宋·黃庭堅
以法界印,印諸善根。
以平等印,普印諸業。
八萬四千母陀臂,諸佛承我稱提力。
八萬四千清凈眼,眾生依我成正覺。
補陀巖下白花風,月照海漩三昧底。
37
《贈崧菴造墨》 宋·白玉蟾
水銖膠法仙而黠,萬杵玎璫肩欲脫。
龍尾磨開紫玉腴,鼠須點動青霓活。
油然作云升太清,沛然下雨驚四溟。
何當點開眾生眼,大千世界常光明。
40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說一切法,為除一切心。
若人解實相,於中無虛誑。
說與不說同,是師名最上。
* 關于眾生界的詩詞 描寫眾生界的詩詞 帶有眾生界的詩詞 包含眾生界的古詩詞(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