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關于佛偈的詩詞(23首)

    1 《明叔惠示二頌云見七佛偈似有警覺乃是向道之》 宋·黃庭堅

    山川圍燕坐,日月轉庭隅。
    般若心常是,如來臥起俱。
    多聞成外道,只守即凡夫。
    欲聽虛空鼓,須彌作鼓桴。

    2 《明叔惠示二頌云見七佛偈似有有警覺乃是向道》 宋·黃庭堅

    平生討經論,苦行峻廉隅。
    偽契已無分,買山云自俱。
    身為郎廟宰,夢作種田夫。
    欲辨身兼夢,還如鼓與桴。

    3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書經猶有遮個在,畫佛何曾夢見來。
    玲石玉峰雷雨過,梅花昨夜一枝開。

    4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般柴運水老龐禪,佛法無多在密邊。
    餅汝將來還與汝,因師交點更團圓。

    5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二老毫端一滴曹,喚醒{上穴下左爿右臬}語沒忉忉。
    更無慧可安身處,作麼當時立得牢。

    6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余塵明極強分離,菩薩如來是阿誰。
    既道本來無一物,將何芥子納須彌。

    7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龍宮海藏自分明,搕撟灘頭一任傾。
    因果若還終不昧,政須防作野狐鳴。

    8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三經已是太多羅,州去休休更問婆。
    個裹幸然無一事,何須終日把磚磨。

    9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四十劫來閑坐休,忽拋長舌鬧籃頭。
    若言面壁為心法,瞿老還輸第一壽。

    10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懵懂維摩不二門,略無遺囑付兒孫。
    普賢若匪剛饒舌,此事如何更吐舌。

    11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老胡無圣亦無言,驀指虛空喚作禪。
    掌血條痕無著處,教誰白地患青顛。

    12 《天育二老禪惠示經佛偈答以十詩》 宋·鄭清之

    生老生來病已深,炙瘢著艾復難禁。
    六根四大元無有,何處求師下一針。

    13 《佛說偈》 宋·宗澤

    后學要說禪,教人學團謎。
    佛祖意分明,但為傳衣偈。

    14 《答僧問佛法大意作偈》 宋·釋廣原

    剎剎現形儀,塵塵具覺知。
    性源常鼓浪,不悟未曾移。

    15 《悟趙州狗子無佛性話偈》 宋·釋南

    狗子無佛性,羅睺星入命。
    不是打殺人,被人打殺定。

    16 《悟佛鑒問領旨述偈》 宋·釋清海

    實際從來不受塵,個中無舊亦無新。
    青山況是吾家物,不用尋家別問津。

    17 《呈佛鑒禪師偈》 宋·釋心道

    趙州有個柏樹話,禪客相傳遍天下。
    多是摘葉與尋枝,不能直向根源會。
    覺公說道無此語,正是惡言當面罵。
    禪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18 《禮佛回向偈》 宋·釋遵式

    見聞獲安隱,莫不信向心。
    是故我歸依,愿普如世尊。
    甚深凈戒聚,功德難思議。
    受者獲安隱,福慧日夜生。

    19 《戲答佛印偈》 宋·蘇軾

    百千燈作一燈光,盡是恒沙妙法王。
    是故東坡不敢惜,借君四大作禪床。

    20 《凈相蘭若僧師雅持塑佛疏緣化贈山偈二首》 宋·張镃

    居士賣屋為宅,蓋成舍與瞿曇。
    尚自無錢結裹,何能轉施南山。

    * 關于佛偈的詩詞 描寫佛偈的詩詞 帶有佛偈的詩詞 包含佛偈的古詩詞(23首)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