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鼓冬冬,三老醉、知誰留得。都不記、琵琶洲畔,草青江碧。桃李春風吹不斷,煙霞秋興清無極。悵樽前、桂子有余香,曾相識。
興言民父恩猶在,何故年來盡不如。清節苦於為士日,歸裝輕似到官初。月明往事尋思遍,燈下懷人音問疎。矯首天朝除目到,放教田里得安居。
樓頭鐘鼓遞相催,曙色當衙曉仗開。孔雀扇分香案出,袞龍衣動冊函來。金泥照耀傳中旨,玉節從容引上臺。盛禮永尊徽號畢,圣慈南面不勝哀。
子產存鄭校,僖公修泮宮。彼皆在其位,夫豈難為功。是邦學政久墜地,過者千百但吁愾。有美君子逢掖生,無位乃能行其志。
蹙縮饑腸與世違,崚嶒折屐到云扉。丹砂不逐飛仙去,白疊甘從佞佛歸。
郊亭十里繞風漪,一鑒光涵萬象微。勝址幾年因事廢,遺芳今日識公歸。鳳山前直供晨翠,鯨海旁連漲夕暉。少并江湖魚釣樂,綠蓑青笠鱖魚肥。
流年苦被雪霜催,以有山中自四時。寒色憗花妝歲晚,曉陰挾霧放春遲。似嫌俗客不同調,留與高人共勝期。但原多書沖佑考,與君長伴歲寒枝。
往時參大政,諸老扈先朝。合執調元柄,猶乘問俗軺。登良爰改紀,肅政各遷喬。明甚奎文揭,堅能泰岳搖。
曾憶山城政在前,人傳遺事總依然。重逢蘭若棲遲處,只有窗前竹似賢。
周家卜政幾專城,曾見長身掩重名。但愿常教劉向在,不應異姓敢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