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昔遷樂土,迨今已重世。陰慶荷先德,素風慚后裔。唯益梓桑恭,豈稟山川麗。于時初自勉,揆己無兼濟。
天目鑒孤明,地籟奠眾響。慮淡世欲輕,性復道心長。斂襟步前庭,手執周易往。得知三畫初,真契貫穹壞。圖書詣其微,精實超惚恍。啟蒙析其義,端倪見俯仰。九京如可作,舍此吾安放。
崇樓言言,上下太清。鴻鐘在縣,飛鯨是名。在昔先民,制器尚形。取類相感,用谹其聲。
得不知所止,泛然乘風船。正大辱啟蒙,似欲駕我仙。大哉周孔心,異彼祗潦園。講月琢以磨,豈在耘人田。
坤三變艮山,天一生坎泉。注谷未浩浩,滴石初涓涓。君子觀厥象,有若重稚然。更歷幾險阻,然后為巨川。
昔人筑雩壇,群巫此歌舞。驕陽煽蘊隆,吁嘆以降雨。良辰歲時和,遺跡林壑古。枯卉換槁葉,芳荑抽宿莽。
有人見得地中雷,三十六宮從此回。盡太虛中俱是易,底須龍馬負圖來。
啟土封成紀,宜家縣安喜。同欣井賦開,共受閨門祉。珩璜聯采組,琴瑟諧宮徵。更待懸車時,與君歡暮齒。
面蒙君賜自龍墀,誰是還鄉一襲衣。三品易懸鱗鬣赫,八絲展起彩章飛。夐為勝事垂千古,題作新詩啟七微。嚴助買臣精魄在,定應羞著昔年歸。
古詩三百首詠物
殘月千家閉,荒城萬竅號。舉頭華蓋近,回睇啟明高。野迥霜迎面,風清冷透袍。十年河上路,從此步金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