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謝亭北,逢君縱酒還。屈盤戲白馬,大笑上青山。回鞭指長安,西日落秦關。帝鄉三千里,杳在碧云間。
抒情寫人
蓮花蓮葉柳塘西,疏雨疏風斜照低。竹籜冠輕容雪鬢,桃枝杖滑困春泥。垂虹疑飲雙溪水,砌草新添一寸荑。不擬孤山閑放鶴,鵓鳩恰恰向人啼。
婉約寒夜抒懷
燈下曾觀舞麗華,小庭亦復沸箏琶。近來此樂無人解,獨有牛家與白家。
歌珠歷落本清圓,更遣流泉亂拂弦。好取使君留一顧,故將誤曲唱當筵。
簾同夏亶真成陋,床類楊褒亦太寒。不是窈娘容絕世,何妨日日借人看。
平地變丘壑,安排若自然。為山移白石,鑿沼貯清泉。栗里有松竹,蘭亭無管弦。軒裳非我事,在野不妨賢。
蔡外有馀地,登臨作此亭。心如喬木古,眼共遠山清。社酒誰同醉,村歌自可聽。有時來夜坐,收拾讀書螢。
詩禮家聲重,田園活計饒。自甘為野客,不愿仁王朝。時為花開眼,誰因米折腰。此心安出處,何日不逍遙。
勿謂此亭水,巋然氣不群。靜中觀變化,閑處立功勛。水細通巖竇,亭高壓海云。隱居行素志,不負圣明君。
田間四五月,此景看來稀。翼翼青苗上,雙雙白鳥飛。茅茨林下住,簑笠雨中歸。拍岸瓜藤水,不須憂歲饑。
曲浦彎環繞縣青,一杯閑客兩飄零。琵琶不語蒼煙暮,山水清音著意聽。
家園破社得鷹爪,舌本初參便到眉。忽喜云腴來建苑,坐令渴肺生華滋。
正焙如觀詩大雅,小山當似變風論。脫今風格不類古,終有先王禮義存。
平時共語不成些,癡坐空雕藜莧腸。誰遣春風入牙頰,詩成忽帶小山香。
重簾復幕鎖蛾眉,銀燭金荷醉舞衣。長為扶頭欠(左豆右斗)酒,不關禪病減腰圍。
翻頭作尾掉枯藤,臘月花開更造冰。何似清歌倚桃李,一爐沈水醉紅燈。
性慧于靈照女,年小似善財童。急急之符奪汝,瑯瑯之音惱翁。
不合小時了了,可堪長夜茫茫。暮年欠汝淚債,已乾更滴數行。
向來刀筆充書佐,歲晚衣巾學道流。畢竟賢于人一著,醉中夢里忽回頭。
拂袖歸來久閉關,道人剝啄訪平安。要知對面劉高尚,即是翻身靖長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