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岣嶁的詩詞(24首)
1
《岣嶁山》 唐·韓愈
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
科斗拳身薤倒披,鸞飄鳳泊拿虎螭。
事嚴跡秘鬼莫窺,道人獨上偶見之,我來咨嗟涕漣洏。
千搜萬索何處有,森森綠樹猿猱悲。
5
《郴州》 宋·劉奉世
當年賈傅去長沙,吊屈無靈賦楚些。
萬里不忘宣室夜,未舒三策不成家。
西去瀟湘南岳麓,名城疊疊紆盤谷。
岣嶁不厭百回讀,依然稱是劉光祿。
8
《歲寒山》 宋·余芑舒
歲寒老石尚干霄,松柏摧殘只艾蕭。
岣嶁字昏煙漠漠,空同人去夜寥寥。
涼蟬高掛千尋壁,斷澗閑浮五石瓢。
不信渠儂呼不醒,倘逢歸鶴試招邀。
9
《法輪寺》 宋·折彥質
路轉崎嶇嶺,水藏委曲田。
茂林深似海,古剎湛如淵。
岣嶁未可到,禹碑真謾傳。
西林歸恐暮,欲去又茫然。
10
《石鼓歌(閣試)》 明·焦竑
周原石鼓奇且綍,幾年蹤跡沈蓬萊。
世遙幾得睹拓本,殘章斷碣如瓊瑰。
何人輦載逾千里,至今照耀黃金臺。
河傾昆侖勢曲折,雪壓泰華高崔巍。
11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12
《葛延之贈龜冠》 宋·蘇軾
南海神龜三千歲,兆協朋從生慶喜。
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鉆七十二。
誰能用爾作小冠,岣嶁耳孫創其制。
君今此去寧復來,欲慰相思時整視。
13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14
《中隱堂詩》 宋·蘇軾
都城更幾姓,到處有殘碑。
古隧埋蝌蚪,崩崖露伏龜。
安排壯亭榭,收拾費金貲。
岣嶁何須到,韓公浪自悲。
15
《謁南岳》 宋·范成大
湘中固多山,夾岸萬馬屯。
坡陀無敢高,似遜喬岳尊。
曉投望云亭,眾丘拱墻藩。
濃嵐忽飄蕩,積翠浮云端。
16
《九州山僧房》 宋·洪咨夔
路突亭依石,林凹渚見沙。
嵚危幾岣嶁,深蔚似瑯琊。
客仙驚寒思,僧閑忘歲華。
兩窗風露影,一樹枇杷花。
18
《昔游詩》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曉入幽谷。
欲識所坐輿,橫版掛兩竹。
狀如秋千垂,高下不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 關于岣嶁的詩詞 描寫岣嶁的詩詞 帶有岣嶁的詩詞 包含岣嶁的古詩詞(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