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汴水頭,共餞東去人。暴風吹黃沙,對面不相親。歸來乘大馬,誤擲小方巾。平明馳奴還,偷樣古逼真。
若為天畔獨歸秦,對水看山欲暮春。窮海別離無限路,隔河征戰幾歸人。長安萬里傳雙淚,建德千峰寄一身。想到郵亭愁駐馬,不堪西望見風塵。
詔書下青瑣,駟馬還吳洲。束帛仍賜衣,恩波漲滄流。微祿將及親,向家非遠游。看君五斗米,不謝萬戶侯。
詔許辭中禁,慈顏赴北堂。圣朝新孝理,祖席倍輝光。內帛擎偏重,宮衣著更香。淮陰清夜驛,京口渡江航。
不醉百花酒,傷心千里歸。獨收和氏玉,還采舊山薇。出處離心盡,榮枯會面稀。預愁芳草色,一徑入衡闈。
墟落歲陰暮,桑榆煙景昏。蟬聲靜空館,雨色隔秋原。歸客不可望,悠然林外村。終當報蕓閣,攜手醉柴門。
野日初晴麥壟分,竹園相接鹿成群。幾家廢井生青草,一樹繁花傍古墳。引水忽驚冰滿澗,向田空見石和云。可憐荒歲青山下,惟有松枝好寄君。
與君相識處,吏隱在墻東。啟閉千門靜,逢迎兩掖通。罷官多暇日,肄業有儒風。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勵志文學觀點
洛橋風暖細翻衣,春引仙官去玉墀。獨鶴初沖太虛日,九牛新落一毛時。行開教化期君是,臥病神祇禱我知。十載丈夫堪恥處,朱云猶掉直言旗。
獨振儒風遇盛時,紫泥初降世人知。文章報主非無意,書劍還家素有期。秋寺臥云移棹晚,暮江乘月落帆遲。東歸自是緣清興,莫比商山詠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