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梧金井生早秋,北斗斜掛銀河流。鵲橋靈車儼若渡,織女有約期牽牛。古傳此事不可詰,五云仿佛聞笙球。搴衣舉酒酹明月,起舞激烈心悠悠。
綠草展青裀,樾影連春樹。茅屋八九家,農器六七具。主人有好懷,搴衣留我住。春酒新潑醅,香美連糟濾。
太虛之氣隨物形,天聲地聲由此生。小或簸蕩吼河海,大將觸搏流風霆。天輪膠戾神鬼戰,地軸挺拔蛟龍爭。圈臼洼污各異奏,彯沙礜石咸齊鳴。
搴衣不待履霜回,到得如今亦樂哉。泓穎有時戲劇,軒裳無用任塵埃。眉頭猶自懷千恨,興到何如酒一杯。知道華山方睡覺,打門聊伴茗奴來。
漠漠晴沙江水流,搴衣同上木蘭舟。白蘋風起洞庭暮,碧樹云橫楚塞秋。羈客懷鄉何限淚,孤臣去國不堪愁。夕陽帆影臨空盡,誰念天涯獨倚樓。
金椎夜筑西山土,催作高臺貯歌舞。文身澤國構王基,卻笑先人獨何苦。銅鋪玉檻盛繁華,幻作峰頭一片霞。望處直窮三百里,役時應廢幾千家。
左提魚籃,右搴衣袂。浩浩塵中,一聲活底。傾國傾城眼豁開,早已白云千萬里。
心在水精域,衣沾春雨時。洞門盡徐步,深院果幽期。到扉開復閉,撞鐘齋及茲。醍醐長發性,飲食過扶衰。
武功少也孤,徒步客徐兗。讀書東岳中,十載考墳典。時下萊蕪郭,忍饑浮云巘.負米晚為身,每食臉必泫。夜字照爇薪,垢衣生碧蘚。
傾酒向漣漪,乘流東去時。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關人。
節應寒灰下,春生返照中。未能消積雪,已漸少回風。迎氣邦經重,齋誠帝念隆。龍驤紫宸北,天壓翠壇東。
憶在貞元歲,初登典校司。身名同日授,心事一言知。肺腑都無隔,形骸兩不羈。疏狂屬年少,閑散為官卑。
元圣生乘運,忠賢出應期。還將稽古力,助立太平基。土控吳兼越,州連歙與池。山河地襟帶,軍鎮國藩維。
山屐田衣六七賢,搴芳蹋翠弄潺湲。九龍潭月落杯酒,三品松風飄管弦。強健且宜游勝地,清涼不覺過炎天。始知駕鶴乘云外,別有逍遙地上仙。
傾酒向漣漪,乘流欲去時。寸心同尺璧,投此報馮夷。江曲全縈楚,云飛半自秦。峴山回首望,如別故鄉人。
總序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暑風涼月。愛亭亭無數,綠衣持節。掩冉如羞,參差似妒,擁出芙渠花發。步襯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誰潔。
長壽真人,玉■瓊裾,霞衣月裳。趁桃迎初度,千年方熟,蒲經端午,三日留春。蘭杜綏旌,芙蓉搴蓋,飛下清源云水鄉。■煙霧,引天機織組,官樣文章。
向鄞江、面熟是薰風,吹燕麥鳧葵。賴君王洪福,河清海晏,物阜人熙。想見搴帷使者,隨處采聲詩。羨高禽_弋,離貼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