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末規的詩詞(42首)
2
《寶林寺作》 唐·徐浩
茲山昔飛來,遠自瑯琊臺。
孤岫龜形在,深泉鰻井開。
越王屢登陟,何相傳詞才。
塔廟崇其巔,規模稱壯哉。
3
《游爛柯山》 唐·謝勮
獨凌清景出,下視眾山中。
云日遙相對,川原無不通。
自致高標末,何心待馭風。
宛演橫半規,穹崇翠微上。
9
《賦得水懷珠》 唐·莫宣卿
長川含媚色,波底孕靈珠。
素魄生蘋末,圓規照水隅。
淪漣冰彩動,蕩漾瑞光鋪。
迥夜星同貫,清秋岸不枯。
江妃思在掌,海客亦忘軀。
合浦當還日,恩威信已敷。
11
《建業懷古》 唐·吳筠
炎精既失御,宇內為三分。
吳王霸荊越,建都長江濱。
爰資股肱力,以靜淮海民。
魏后欲濟師,臨流遽旋軍。
12
《西征賦》 魏晉·潘安
歲次玄枵,月旅蕤賓,丙丁統日,乙未御辰。
潘子憑軾西征,自京徂秦。
乃喟然嘆曰:古往今來,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氣而甄三才。
此三才者,天地人道。
詠史寫景
15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16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17
《東京賦》 兩漢·張衡
安處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間,乃莞爾而笑曰:“若客所謂,末學膚受,貴耳而賤目者也!茍有胸而無心,不能節之以禮,宜其陋今而榮古矣!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繆公于宮室,如之何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宮鄰,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擇肉西邑。
是時也,七雄并爭,競相高以奢麗。
敘事抒情贊揚建筑
18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19
《顏書四十韻》 宋·蘇洵
任君北方來,手出《邠州碑》。
為是魯公寫,遺我我不辭。
魯公實豪杰,慷慨忠義姿。
憶在天寶末,變起漁陽師。
* 關于末規的詩詞 描寫末規的詩詞 帶有末規的詩詞 包含末規的古詩詞(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