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曾居住,今來宛似歸。可憐汾上柳,相見也依依。
詠物柳樹抒懷
渭城客舍柳煙弈,漁叟桃源去路包。松竹林中讀書處,一圖風景屬三家。
城外春風野水渾,橋頭雙漿下孤村。柳桃紅綠撩人眼,獨坐書齋懶出門。
皮枯緣受風霜久,條短為應攀折頻。但見半衰當此路,不知初種是何人。雪花零碎逐年減,煙葉稀疏隨分新。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猶勝不逢春。
皮枯緣受風霜久,條短為經攀折頻。但見半衰當此路,不知初種是何人。雪花零碎逐年減,煙葉稀疏隨分新。莫道老株芳意少,逢春猶勝不逢春。
手種黃柑二百株,春來新葉遍城隅。方同楚客憐皇樹,不學荊州利木奴。幾歲開花聞噴雪,何人摘實見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還堪養老夫。
生活思想品質
六樹梨花打百球,昔年曾記柳橋頭。嬌來靨靨西施粉,冷伴年年燕子樓。不受三郎催羯鼓,好當一夢入羅浮。今來斫盡誰家圃,鼙負山人扁額休。
為愛當年濯濯姿,動春搖霧不勝垂。條供越絕千絲綱,葉斗章臺半額眉。肯共桑榆悲日晚,寧同枳橘過江移。待君合抱相看歲,定是金城灑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