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風吹雪。洗盡碧階今夜月。試覓云英。更就藍橋借月明。從教不借。自有使君家不夜。誰道由天。光景隨人特地妍。
銀漢低回度月華,瓊鉤寶柱綰燈紗。宛轉縈煙隨繡騎,徘徊照影逐香車。飛甍遙望如平樂,曲巷相逢似狹斜。百枝然火龍銜燭,七采絡纓鳳吐花。
火樹排虛上,銀花入暗開。一宵春色到,萬戶夜光來。對月驚飄桂,臨風擬落梅。莫辭歸去晚,攜得艷陽回。
謫官兩向黃州火,知是明年何處冬。須信炎涼相代至,亦知榮辱到頭空。怨咨莫起天公念,燕坐何妨佛理通。更有墻邊一樽酒,能于愁面放春紅。
風聲一夜下林端,遽作霜天十月寒。三伏炎蒸不可過,北風粟烈亦何難。人情何待常從緩,天令難移古不刊。幸有布裘氈履在,雪深高臥更安閑。
日月爭流淚亦流,幾年不見夕陽樓。太平時節古來少,卻上迷樓一望休。
怕寒不暇解衣眠,偪塞蒸成帳煙。學士磚頭因火灼,尚書履下透衾然。洞存玉性真剛漢,焚卻禪身笑浪仙。收斂道心中夜坐,室虛窗白月如弦。
揭地東風作曉晴,峭寒別一是般清。五更彩燕歸鈴閣,一夜金蓮撒斗城。歲稔歌謠欣越俗,酒闌魂夢繞神京。幾多攜手天街月,行聽簾幃笑語聲。
公堂宴處萬燈明,灶鼓冬冬脆管清。莫厭青裙分作隊,那無艷粉笑傾城。甘心撾鼓投荒裔,敢望傳柑近上京。咫尺賓朋若胡越,語音嘈雜隱雷聲。
試聽樓頭報幾更,暗塵漸歇夜方清。但知貪賞千家月,不問滯留三里城。延得簪纓還洞府,移望星斗下瑤京。道心與俗元無礙,感耳何嫌下俚聲。
掩室維摩病,從昏太一祠。誰言鼓吹夕,獨禮天人師。燭燼委寒檠,茗華浮縹瓷。同袍不我顧,宴坐復何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