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鄉前輩多風誼,教子讀書全盛事。劉斯立在慶歷間,二子同升俱上第。后來嘉佑孔長源,三子聯登相后先。一家科第光燁然。
吾儕從仕為家邦,豈羨科名世少雙。激浪須看巋柱立,犯顏安可畏郎撞。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
家訓道理
微月生西海,幽陽始代升。圓光正東滿,陰魄已朝凝。太極生天地,三元更廢興。至精諒斯在,三五誰能征。
圣世能收晁董策,孤舟來唱鄂君歌。一看獻納元臺表,可特修名在異科。
光世出門頭懶回,身將西去犯斗魁。風云自系鵬鵠健,里道正為驊騮開。憶初鄉賦選主司,數州側腦聽外臺。一朝吾鄉騰薦口,姓名喜得丁與裴,
乃翁勇退急流中,家法森嚴在教忠。有子清材如結綠,告君直氣貫晴虹。甲科更合放頭出,時論從來忌臆空。生長殊方同臭味,相期不朽是英雄。
先朝賜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長安城。每聞三歲射策罷,諸生盛服趨天庭。禁門漏盡開九重,闕角仿佛晨光紅。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家學今三世,儒流甫七人。生涯無窶悴,存沒幾酸辛。父干真吾責,孫枝見汝新。提攜從總丱,成長及冠巾。
五甲科名,半生蹭蹬,胸中可謂忘奇。榮華外物,算豈是人為。自有吾身事業,最難得、□養親時。萱堂好,紫鸞重誥,壽與岳山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