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從江北別梅兄,歸到江南見竹君。卻憶西湖湖上寺,梅花如雪竹如云。
清涼世界竹如云,舊日君王愛此君。時代改遷龍變化,荒山啼鳥不堪聞。
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閣何人是主人。但遣先生披鶴氅,不須更畫樂天真。
斷岸竹如云,翠色落寒瀨。艇子何處歸,應轉煙林外。
楚山修竹如云,異材秀出千林表。龍須半翦,鳳膺微漲,玉肌勻繞。木落淮南,雨睛云夢,月明風裊。自中郎不見,桓伊去后,知孤負、秋多少。
寫人
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節,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蓁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
古文觀止詠物抒情
象龍喚不應,竹龍起行雨。聯綿十車輻,伊軋百舟櫓。轉此大法輪,救汝旱歲苦。橫江鎖巨石,濺瀑疊城鼓。
贊頌農村
問訊竹湖,竹如之何,如何未歸。道吳山越水,無非佳處,來無定止,去亦何之。莫是秋來,未能忘耳,心與孤云相伴飛。愁無奈,但北窗寄傲,南澗題詩。
硠硠云溪里,翠竹和云生。古泉積澗深,竦竦如刻成。楚客臥云老,世間無姓名。因茲千畝業,以代雙牛耕。
昆山夏老能筆耕,開云種玉看崢嶸。千條萬葉入霄漢,世間草木空有名。來持瑯玕叫閶闔,坐使燕石無光晶。北人貴竹如貴玉,直以高價酬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