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禮慚先祭,刑書已曠官。詔馳黃紙速,身在絳紗安。圣位登堂靜,生徒跪席寒。庭槐暫搖落,幸為入春看。
正叨清級忽從戎,況與燕臺事不同。開口謾勞矜道在,撫膺唯合哭途窮。操心未省趨浮俗,點額尤慚自至公。他日陶甄尋墜履,滄洲何處覓漁翁。
數條藤束木皮棺,草殯荒山白骨寒。驚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眾知難。繞墳不暇號三匝,設祭惟聞飯一盤。致汝無辜由我罪,百年慚痛淚闌干。
慶元道學家,紫陽諸弟冠。正印君得之,理窟講深貫。雄文摛玉堂,直筆插東觀。粹然中和容,清廟古珪瓚。
清時屏臣奸,琴瑟大更化。四佞斥昕朝,一札頒丙夜。明庭集孔鸞,清廟薦瓊斚。堂堂西山孫,藉藉少室價。
天地蕃庶草,美惡極蕕薰。古來誰覽察,離騷清楚氛。著作大雅姿,書傳挾香蕓。蠹簡不煩碎,豕牙貴能豶。
嵯峨武夷山,中有梁棟姿。鳳凰鳴高崗,隱見視其時。孰若阿房宮,下容五丈旗。孰奏簫韶樂,和聲召來儀。
富貴寧如節義香,也教青史播余芳。四年諫省歸何暮,七十新參老欲強。孺子早聞辭爵位,君謨今又去班行。軺車玉節江東路,清夢時應繞建章。
九峰江范篇,雅是書之緯。頃嘗一讀之,懵然云霧蔚。晚校中秘藏,講此愧猶未。喜逢尚書郎,家傳得之既。
喬木隔塵埃,華堂敞深僻。人靜好鳥鳴,睡余疏雨滴。悲愁感蕭瑟,吊古披荒寂。尚溯紫髯翁,誓師沉馬璧。
先公道義交,晚得蘇公佐。俾予往拜之,兄事安敢墮。漂忽十五年,日月如旋磨。近佩荊州符,吏牘方自課。
樂府水調歌頭,以答雅意一峰華不注,東望雨冥冥。黃云畫角,回首客舍又幽并。喜按西來佳耗,聞道東山未老,雙鬢為誰青。經濟有公論,且莫嘆飄零。
久立天涯詠式微,胡然華發尚□□。□□□望歸簪履,便冀君恩到蓋帷。當世豈無君子論,□□□□□人詩。湘中一似桐鄉好,安得扁舟著釣絲。
十年蹤跡兩參商,解后天涯一詠觴。老景不堪朋舊別,客懷惟覺歲時長。猛辭蜀道浮江白,穩上吳船逆詔黃。我欲著鞭歸路日,更期相過水云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