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江形若瓢然,此山乃其口。往讀西歸志,一一未深剖。及茲親見之,語巧極雕僂。
昔與君同巷,參差對柴荊。艱難奉老母,弦歌教諸生。藜藿飽臧獲,布褐均弟兄。貧賤理則窮,禮義日益明。
風波定后得西歸,鳥鵲喧呼里巷知。未熟黃粱驚破夢,相看白發信乘危。豚肩尚有冬深味,蠶器應逢市合時。父老為公留臘酒,不須猶唱式微詩。
白云二十七,倒跨楊岐驢。相當子歲年,力挽千乘車。佛法全盛日,南方即吾廬。后來鑿空輩,一一人為徒。
雙堠頻頻減去程,漸知身得近京城。春來愛有歸鄉夢,一半猶疑夢里行。五年江上損容顏,今日春風到武關。兩紙京書臨水讀,小桃花樹滿商山。
耿耿旅燈下,愁多常少眠。思鄉貴早發,發在雞鳴前。九月草木落,平蕪連遠山。秋陰和曙色,萬木蒼蒼然。
老人寄東巖,蕭然四無鄰。八尺清冷泉,中有白發人。婆娑弄明月,松間夜相賓。平生指庚壬,終老投此身。
小年閑愛春,認得春風意。未有花草時,先醲曉窗睡。霞朝澹云色,霽景牽詩思。漸到柳枝頭,川光始明媚。
兩角勍觸蠻,八荒等兄弟。人生天地間,貴在情義耳。嘉禾二三友,一見傾底裹。春風散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