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臺高不極。清溪千仞余。壇邊逢藥銚。洞里閱仙書。庭舞經乘鶴。池游被控魚。稍昏蕙葉斂。欲暝槿花疎。徒教斧柯爛。會自不凌虛。
氣候隨時應,初寒雪已盈。乾坤一色白,山水云重清。是處人煙合,無窮鳥雀驚。忻然不成下,連把玉罍傾。
秦德衰千祀,江演道不修。相傅大堤在,曾是翠華游。玉趾如將見,金椎豈復留。悵然尋舊跡,蔓草蔽荒丘。
穆王得八駿,萬事得期修。茫茫萬載間,復此好遠游。車輪與馬跡,此地亦嘗留。想當治道時,勞者尸如丘。
爵臺今已傾,飄瓦出蕪城。還人縑緗用,尤資筆墨精。相君憐古物,白史擅書名。聊用飛軍檄,何愁楯鼻平。
秦帝觀滄海,勞人何得修。石橋虹霓斷,馳道鹿麋游。車轍久已沒,馬跡亦無留。驪山寶衣盡,萬古空冢丘。
窩名安樂直堪咳,臂痛頭風接續來。恰見安之便安樂,始知安是道梯階。
秦王騁奇觀,不憚阻且脩。萬里走轍跡,八荒開囿游。勞歌久已息,遺筑今尚留。千載威神盡,驪山空古丘。
啄木侵云起,流金正日中。澗深猶斷港,山崦略無風。自是人來去,何關暑蘊隆。羲皇正高臥,多愧北窗翁。
憑軾汗如雨,低檐氣若炊。垂頭疑大病,駐足便多時。輿隸爭陰{左木右越},家人薦藥糜。吾生黨行道,暑暍亦奚為。
鳥道度嶮絕,禽名通古今。筑亭聊駐馬,息木未成陰。路峻天應近,崖幽霧更深。畏途猶避熱,坐有躡云心。
屬者俱被命,敕書黃札光。同將舜權量,與較蜀文章。投分雖已晚,傳經何可忘。對床風雨地,長記此升堂。
通變莫如易,韋編存至今。如傳仲尼手,盡見伏羲心。此去被清問,豈惟蒙賞音。要通天下志,觀象得惟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