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學擅天下,馬王先得名。簧如巧言語,於道蓋小成。子云最后出,振策思遐征。斯文大一統,欻使圣域清。
早衣對庭燎,躬化勤意誠。時此萬機暇,適與佳節并。曲池潔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氣滿,臺殿秋光清。朝野慶年豐,高會多歡聲。永懷無荒戒,良士同斯情。
甥舅重親地,君臣厚義鄉。還將貴公主,嫁與耨檀王。鹵簿山河暗,琵琶道路長。回瞻父母國,日出在東方。
柔遠安夷俗,和親重漢年。軍容旌節送,國命錦車傳。琴曲悲千里,簫聲戀九天。唯應西海月,來就掌珠圓。
絳河從遠聘,青海赴和親。月作臨邊曉,花為度隴春。主歌悲顧鶴,帝策重安人。獨有瓊簫去,悠悠思錦輪。
鳳扆憐簫曲,鸞閨念掌珍。羌庭遙筑館,廟策重和親。星轉銀河夕,花移玉樹春。圣心凄送遠,留蹕望征塵。
帝子今何去,重姻適異方。離情愴宸掖,別路繞關梁。望絕園中柳,悲纏陌上桑。空馀愿黃鶴,東顧憶回翔。
我來入蜀門,歲月亦已久。豈惟長兒童,自覺成老丑。常恐性坦率,失身為杯酒。近辭痛飲徒,折節萬夫后。
永壽寺中語,新昌坊北分。歸來數行淚,悲事不悲君。悠悠藍田路,自去無消息。計君食宿程,已過商山北。
古文觀止山水游記詠物寓人抒憤
嚴光隱富春,山色谿又碧。所釣不在魚,揮綸以自適。余懷慕君子,且欲坐潭石。持此返伊川,悠然慰衰疾。
一丈紅薔擁翠筠,羅窗不識繞街塵。峽中尋覓長逢雨,月里依稀更有人。虛為錯刀留遠客,枉緣書札損文鱗。適知小閣還斜照,羨殺烏龍臥錦茵。
細雨闌珊眠鷺覺,鈿波悠漾并鴛嬌。適來會得荊王意,只為蓮莖重細腰。
塞上秋風鼓角,城頭落日旌旗。少年鞍馬適相宜。從軍樂,莫問所從誰。侯騎才通薊北,先聲已動遼西。歸期猶及柳依依。春閨月,紅袖不須啼。
豪放少年愛國壯志
之情也。示秀才鄭彥通流水小橋橫,冶頭沙路。一道清陰轉林塢。滿襟涼潤,猶是夜來新雨。
一屏一榻無俗塵,左置枯琴右開易。重門不閉誰往還,明月清風是相識。
事如昨夢本來空,正在黃梁一熟中。到處隨緣是安樂,人生何地有窮通。飛花不到東風舞,霜葉空憐醉面紅。只恐他年終未免,傳家重說小申公。
商飚驚秀木,松桂不受秋。萸菊有光輝,芬芳滿金甌。古為賢達人,逢時聊解憂。龍山孟參軍,帽落初不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