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鴉曉辭谷,似報游人起。出門猶屢顧,慘若去吾里。道途險且迂,繼此復能幾。溪邊有危構,歸駕聊復柅。
暮歸走馬沙河塘,爐煙裊裊十里香。朝行曳杖青牛嶺,崖泉咽咽千山靜。君勿笑老僧,耳聾喚不聞,百年俱是可憐人。明朝且復城中去,白云卻在題詩處。
青苔故里懷恩地,白發新生抱病身。涕淚雖多無哭處,永寧門館屬他人。
亭脊太高君莫拆,東家留取當西山。好看落日斜銜處,一片春嵐映半環。
絕景頻因警句夸,莫傳俚耳便紛拿。須知味道耽巖穴,志意難將富貴加。
坐聽風雷起空谷,俄看四面野云生。道人不作英雄氣,可笑當年失箸驚。
內熟先從一念收,浩然勿藥更何求。西山故自朝來爽,政不驚人語不休。
湖光空闊水天秋,翠蓋紅衣永日留。惟有詩情磨不盡,碧云吟就喜湯休。
篆香如霧細縈簾,始信壺中別有天。客舍黃粱今熟否,邯鄲無夢夢游仙。
陂塘五月迎秋爽,脩竹成陰一徑開。俗客自應慚到此,幽深雅稱杖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