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造句
“書法”的解釋
201、 ,由于他的書法功底深,有對水彩畫的長期磨練,所以作起畫來,便能尋聲律而定墨,窺意象而運斤,卷舒風云,翻空出奇。
202、 他自幼酷愛書法藝術,廣涉歷代名碑法帖,精研漢碑,熔古鑄今,以行隸名世。
203、 張瑞圖的書法藝術落墨沉重,方筆多于圓筆,用力勁峻,骨骼蒼然,點染清逸,雄奇跌宕,鋒芒凌厲,凜有生氣,超塵出俗,一掃元明俏媚之風。
204、 攝影如同書法,應從大處落墨,小心收拾,比如紀實攝影,既講究事件的整體性,也需要細節的表現。
205、 比外觀更樸素的是作者的小序,他說是職業輕閑后,撿起了年輕時的書法愛好,然后又愛上了花鳥畫,在老師的指導下,書畫都有了一定的進步。
206、 魯迅雖然不是書法家,但字如其人,十分“耐看”,別具一種風調神韻。
207、 該書信集行書、楷書、草書諸體皆備,印章神采煥然,用紙考究,裝幀精致,具有較高的書法藝術研究價值。
208、 本報訊(記者裴曉蘭通訊員詹同)名下公司欠款被法院強制執行時,身為法人代表的硬筆書法家席殊拒絕向法院提供公司賬戶,結果被法院決定拘留15日。
209、 中國書法藝術珍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封龍山漢碑《祀三公山碑》和《白石神君碑》將被放入書院內,用以提升其歷史文化品位。
210、 倪進功的書法作品中,有一方“镕古鑄今”寫得特別用心,蒼勁有力,神采斐然。
211、 其作品以水墨花鳥和書法為主,筆力雄渾,力透紙背,格調高古,自作書畫詩印文溶為一體,倡導“大樸不雕、真金不鍍”的美學哲理。
212、 他在書法創作上講究氣勢、追求神韻,用筆善于變化,有時含蓄、凝練,有時大膽、磅礴,灑脫不拘,風行云從。
213、 其隸書在大樸大拙的風貌下,從某種意義上講,隱含著文人書法所獨有的理性的東西。
214、 其中,華世奎位列榜首,一方面是華的書法造詣出類拔萃,另一方面華世奎曾任八旗官學教習,是清朝賞加二品頂帶的大臣,可謂官高爵顯。
215、 古有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懷素“筆冢墨池”的典故,但凡書法之大成者,無不勤奮揣摩,專心體悟。
216、 他的書法源流可以上溯到唐代的顏平原、歐陽詢、虞世南等,而自出新意。
217、 論語碑苑以《論語》為表現內容,以書法碑刻為表現形式,以古典園林為依托,闡釋了孔夫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和崇高理想。
218、 2月5日,銀川市金鳳區長城中路街道辦魯銀社區居委會,邀請銀川市書協5位書法家為社區居民現場寫春聯相送。
219、 邱啟亨說,這就是一個書法愛好者的夢想。
220、 孫過庭《書譜》“達其情性,形其哀樂”;韓愈《送高閑上人序》“可喜可愕,一寓于書”等抒情主義理論都明確地表明了書法的抒情性。
221、 文化周還展示了北海“快雪堂”王羲之的書法石刻作品,造型獨特的扇面亭“延南薰”,畫舫齋的“春雨林塘”等建筑。
222、 多年來,先生在公務之余旁收博采而獨鐘書法,歷經世事而鋒芒不挫。
223、 其書法作品亦手與心運,藝從才得,下筆老重,沉著痛快。
224、 北京匡時2014春拍佳構薈萃首推"暢懷"書法夜場。
225、 其書法作品筆墨酣暢,寓剛于柔,曾在國際國內書畫大賽中榮獲金獎和特等獎。
226、 不過,小屋墻上掛著的嚴濟慈的書法作品“五筆字型、利國福民”,還是透露了主人的身份。
227、 在藝術探索中,他能追本求源,上溯古法,不斷地探索和調適自己的書法路向,形成了樸茂、恣肆、清剛、灑脫的個人風貌,自成一家。
228、 祝枝山的書法作品為五開冊頁,行家評此作品下筆變化豐富、行筆沉著痛快,信手而作,隨意而行,縱觀全冊,神采似行云流水,飛動自然。
229、 中國古代民族英雄岳飛第二十五世孫、中國書法家協會岳榮祥老師現場揮毫潑墨書下“瑞氣華堂”,其筆法秀逸、墨彩艷發,讓人動心駭目。
230、 原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黃達教授送上一幅自己親筆所題的“嚴謹莊敬,后學楷模”的書法作品。
231、 福建淵華書法藝術院院長王淵華專為《作品選集》配制了包括《國歌》在內的100多個篆章,可謂匠心獨運,成為該書的一大亮點。
232、 “群鴻戲海,舞鶴游天,今觀李洪海書法作品宛然如此境界。
233、 其代表作80米書法長卷——“唐詩三百首”申報“世界吉尼斯紀錄”,被著名金石家李立題詞譽為“熔古鑄今”。
234、 朱長文《續書斷》說書法“極盛于晉、宋、清、隋、唐之間,窮精殫妙,變態百出,無以尚矣。
235、 前,仿佛置身于百花盛開的花叢中,看那一幅幅來自不同歷史時期、眾多名家之筆下、風格迥異、美不勝收的書法作品,如同朵朵奇葩,搖曳生姿,爭妍斗奇。
236、 嚴信厚的父親嚴恒,字笠舫,號石泉居士,曾結合七巧圖及書法藝術,獨創了“七巧書法”。
237、 有論者認為,鐘國康之書法、篆刻師法吳昌碩,心慕手追,得其三昧,幾可亂真。
238、 松崗書法愛好者齊聚一堂共享美術書法盛宴。
239、 貴州省民眾欣賞到多臺新近創作的大型民族舞劇、黔劇和話劇,當地舉行的硬筆書法大展、油畫展和攝影作品展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參與。
240、 作行草,氣格雄健,與文章相表里,大抵書法至唐,自歐、虞、薛振起衰陋,故一時詞人墨客,落筆便有佳處,況如杜牧等輩耶!
241、 終使其書法既有米字的“風墻馬陣,沉著痛快”之概,亦有富石門頌之跌宕多姿。
242、 看寇克讓的書法方知什么叫“字如其人”,一如他性格中的執著率性,其草書行云流水又頗存古意,自成一格。
243、 喜歡書法的老年朋友“論語碑苑”不可不游。
244、 尤其書法立軸,恣肆淋漓,沉著痛快。
245、 書法家馬文鸞楷宗歐柳,行草取“二王”之妙,其楷書純熟清秀,如出天然,行草骨肉亭勻,柔勁相宜,被國內書界大師譽為“南有周昭,北有馬文鸞”。
246、 尤其注重自己內在智慧和才能的訓練與培養,談吐措辭雋妙、舉止識鑒的雅量,都是小品書法超妙的有力支撐。
247、 “張先生的書法,不追風,不流俗,個性鮮明,達到了‘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的藝術境界”,“其用筆沉著痛快、揮運自如、力透紙背。
248、 原來,1949年底,梁先生離開北碚之時,曾將自己收藏的明末著名書法家王鐸的行書長卷贈給北碚圖書館,梁先生留下了一段跋語,且簽名印鑒俱全。
249、 早在幼年時,他的生父鄧來貴就是沁源縣遠近聞名的書法、篆刻、繪畫、剪紙、雕塑等老藝人,因受長上陶染,從小就模仿學藝,小有名氣。
250、 他說,自己從小就在父母要求下勤練書法,一直練到高中,當時深以為苦,心想為何不能想其它孩子一樣去抓蜻蜓、玩彈珠,長大后才發現有很大的效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