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造句
“修辭”的解釋
1、 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2、 比喻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方法。
3、 文章寫得漂亮,是因為他善用修辭,例如比喻、擬人等。
4、 修辭學所說的“雙關”,就是用一個詞語或一個語言片斷關涉兩種事物,表達雙重意思,好似一箭雙雕。
5、 寫文章要飽含真情,多用修辭手法,不要惜墨如金。
6、 如果是說文章的修辭應當先求準確,應當恰如其分,不要矯揉造作,以辭害意,這當然是對。
7、 讀文章還要從用詞、句式、修辭等方面去體會語言,才能心滿意足,嘗到讀書之樂。
8、 以修辭和口才論,很少作家能和湯姆派恩媲美的。
9、 入話里可能包含著大眾的心理、作者的修辭、社會的傾向,以及市場經濟的多元現象、雅俗共賞的審美情趣等。
10、 學邏輯和修辭讓一個人變得能言善道,辯才無礙。
11、 仿照下面一句話的句式和修辭,以“時間”開頭,接著寫一個句子。
12、 從漢字修辭的角度研究運用漢字修辭成謎的字謎,指出運用漢字修辭格的字謎并非一種單純的“文字游戲”,它與漢語言文字學的關系尤為密切。
13、 讀史使人明智,讀私詩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精邃,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使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
14、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弗蘭西斯·培根
15、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16、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弗蘭西斯·培根
17、 歷史使人聰明,詩歌使人機智,數學使人精細,哲學使人深邃,道德使人嚴肅,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18、 歷史使人賢明,詩造成氣質高雅的人,數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于爭論。弗蘭西斯·培根
19、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弗蘭西斯·培根
20、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弗蘭西斯·培根
21、 歷史使人明智;詩詞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
22、 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23、 研究歷史能使人聰明;研究詩能使人機智;研究數學能使人精巧;研究道德學使人勇敢;研究理論與修辭學使人知足。
24、 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25、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家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辨;凡有學者,皆成性格。
26、 鑒賞時也不必面面俱到,或詞語運用的不可替代性,或作品中意象凝聚著豐富的情感,或修辭使用的恰到好處,或從知人論世的角度談作品的思想內容等,一篇文章抓住一點就可以了。
27、 在下面畫線處填上恰當的語句,組成前后內容一致、句式對應、修辭相同的語段。
28、 可它只是在我想你的狹小空間頂天立地,那之外它是個不具意義的簡單修辭,哪怕只是讓我找到你,它都不能。即使"喂"得再大聲,它也不可以越洋過海,在你清醒的時候,牽扯到哪邊的神經。
29、 沃霍爾等人精巧的諷刺修辭,世俗化的充滿庸俗氣氛的畫面,使不茍言笑的現代主義崇高美學,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18、韓熙載在夜宴活動中不茍言笑,神情嚴肅冷漠。
30、 文筆流暢,修辭得體,深得魏晉諸朝遺風,更將唐風宋骨發揚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見樓主的這個帖子。
31、 自選話題,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辭,寫一組排比句。
32、 同時,其詩詞又有著強烈的修辭意義和有限變無限舉一反三的藝術功能。
33、 請在橫線上填寫前后連貫合理、修辭方法和句式相同的語句。
34、 仿照例句的格式和修辭特點續寫兩個句子,使之與例句構成一組排比句。
35、 沃霍爾等人精巧的諷刺修辭,世俗化的充滿庸俗氣氛的畫面,使不茍言笑的現代主義崇高美學,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
36、 仿照下面一句話的句式,接著寫一句話,使之與前面的內容、句式相對應,修辭方法相同。
37、 仿照下面一句話的句式和修辭,以“思考”開頭,接著寫一個句子。
38、 仿照下面例句,從ABCD四個英文字母中選取一個,以”青春”為話題,展開想象和聯想,寫一段運用了比喻修辭格、意蘊豐富的話,要求不少于30字。
39、 考查同學們對語法、修辭等知識的綜合運用,要求同學們根據不同的語境和要求,寫出與例句內容和形式相同或相近、意義上有密切關聯的句子。
40、 你這種說話方式在修辭學里叫做“扯”。
41、 語文不及格?正常!你說話用得著修辭手法嗎?
42、 它注重讀者分析以及多視角觀察、研究問題等修辭策略。
43、 本文分析了廣西宜州的方言俗語,認為修辭手法多樣,具有獨自的修辭藝術特色。
44、 手機短信在語言材料、修辭方式、風格特征等方面有其顯著特點.
45、 幼兒文學語言的這一特點,決定了其藝術創造的特殊性:在這里,修辭發揮了巨大作用。
46、 比喻作為一種常用的修辭方式,漢語和英語有其共性,然而由于地域、國俗、物質、宗教以及歷史文化上兩民族存在著差異,造成了喻體選擇的差異。
47、 轉移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的語義沖突是移就修辭的區別性特征。
48、 中英征婚廣告作為一種社會行為,由于受眾的不同,在詞語選擇、句式結構與修辭技巧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語體特征。
49、 矛盾修飾法,一種把互相矛盾或不調和的詞合在一起的修辭手法,如震耳欲聾的沉默和悲傷的樂觀。
50、 這讓梅德韋杰夫,遠不如一個靈活的修辭學家,摸索一個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