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造句
“匹夫”的解釋
1、 時勢為天子,未必貴也;窮為匹夫,未必賤也。貴賤之分,在于行之美惡。莊子
2、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3、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4、 獨物之教風,以盡匹夫之責。
5、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6、 若敵人稍一激你,你便惱羞成怒猛沖蠻打,是小卒之舉匹夫之勇。大將絕不會為挑釁和貶抑所動。
7、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
8、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
9、 智出天下,而聽于至愚。威加四海,而屈于匹夫。
10、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成奪志也。
11、 輕而無備,性急少謀,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
12、 乘著愛國的翅膀,我們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乘著愛國的翅膀,我們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乘著愛國的翅膀,我們要讓我們的祖國更和諧更強大。
13、 有志于學者,更不論氣之美惡,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奪志也,惟患者不能堅勇。
14、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15、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16、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端正黨風,人人有責。
17、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18、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蘇軾
19、 三軍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20、 警示教育常抓不懈,廉政監督匹夫有責。
21、 上為天子而不驕,下為匹夫而不惛,此之謂全德之人。
22、 國難當前,讓我們化匹夫之勇為無堅不摧的大力量。
23、 臨事要戒慎小心,不是光憑匹夫之勇就能解決問題。
24、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5、 古之所謂豪杰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26、 朕聞以德下人者昌,以貴高人者亡。是以五岳凌霄,四海亙地,納污藏疾,無損高深。志沖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當無罪,是其狂也。譬尺霧障天,不虧于大;寸云遮日,何損于明!
27、 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28、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當為祖國的騰飛出力。
29、 那只是匹夫之勇,不值得我們討論。
30、 這件案子要團體行動,切忌匹夫之勇,弄亂了部署。
31、 別逞匹夫之勇,多用用你的大腦吧。
32、 你還真是個有趣的家伙。我已經好久沒有為一介匹夫的妄言而如此開懷大笑了。
33、 非常奇怪這世上匹夫之勇非常常見,而道德上的勇氣幾乎沒有。
34、 這種只身潛入匪窟的做法,根本就在逞匹夫之勇,是徒勞無功的。
35、 而且,他的自信不僅是出于一時沖動或者匹夫之勇,而是來自更深層次的、植根于哲學的源泉。
36、 舊社會里,匹夫匹婦者流,除任人宰割外,是沒有任何塞的。
37、 暴虎馮河就是匹夫之勇,是無法成大事的。
38、 這種隻身潛入匪窟的做法,根本就在逞匹夫之勇,是徒勞無功的。
39、 大多數的人會認為,我一定瘋了,才會追鬼。實際上,是我的匹夫之勇和自以為是讓我昏了頭。
40、 它和匹夫之勇有怎樣的區別?
41、 俗話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這次我已經報名上前線了,最后怎能把我留在后方?
42、 做事不能逞匹夫之勇,要講求方式方法。
43、 匹夫有責等等,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經典思想,我們應當汲取精華,剔除關于"氣"的熟悉上的糟粕,讓酒色財氣回到它們本來的位置上去,在人的正確把握下,發揮出它們應有的作用,顯示出它們應有的光彩。
44、 國難當頭,為國效力,匹夫有責。
45、 這些年輕人血氣方剛,常喜歡逞匹夫之勇,滋生事端。
46、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我們應從小熱愛祖國。
47、 他被敵人囚禁十幾年,但堅貞不屈,真是匹夫不可奪志。
48、 此種平日愛逞匹夫之勇的人,一旦有事,必先落荒而逃。
49、 我看他少年老成,與時下好逞匹夫之勇的年輕人不同。
50、 這種天氣出海是匹夫之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