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阿羅漢造句

    “阿羅漢”的解釋

    阿羅漢[ā luó hàn] 阿羅漢 (佛教術語)阿羅漢梵語arhat,巴利語arahant。又作阿盧漢、阿羅訶、阿啰呵、阿黎呵、遏啰曷帝。略稱羅漢、啰呵。意譯應、應供、應真、殺賊、不生、無生、無學、真人。 阿羅漢為聲聞四果之一,如來十號之一。指斷盡三界見、思之惑,證得盡智,而堪受世間大供養之圣者。是南傳上座部佛教中最高果位。 Arhat]∶梵語的音譯,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南傳上座部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佛果;也是對斷絕了一切嗜好情欲、解脫了煩惱、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種稱呼。又叫羅漢。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梵音譯(Arhat)。含有殺賊、無生、應供等義。殺賊是殺盡煩惱之賊,無生是解脫生死不受后有,應供是應受天上人間的供養。是偉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 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凈,無明煩惱已斷(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槃(無生)。堪受諸人天尊敬供養(應供)。于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凈,隨緣教化度眾。 阿羅漢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宋.沈括《夢溪筆談》
    用“阿羅漢”造句 第1組

    1、根據一位阿羅漢的指示,經行禪思時,在身體上和心智上都要予以善加守護。

    2、終其一生,阿羅漢們戒歌舞、音樂、觀看演藝、佩戴花環、以芳香與美容品美化自己。

    3、又舍利佛,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

    4、終其一生,阿羅漢們離導致失慎的蒸餾發酵的醉品、戒導致失慎的蒸餾發酵的醉品。

    5、無明的破解,標志著阿羅漢道與阿羅漢果同時達到了終點。

    6、尊者阿姜摩訶布瓦說他證阿羅漢果已超過50年了。

    7、他們以簡陋的床具或草鋪臥于低矮之處.以阿羅漢為楷模,藉修此戒,我持守布薩.

    8、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9、雖然世尊、阿羅漢、正自覺者入般涅槃為時已久,我們信賴他、崇敬他而出家。

    10、在整個大乘文獻中,有很多關于佛陀和阿羅漢浮圖的參考資料.

    用“阿羅漢”造句 第2組

    11、小乘追求的是個人的自我解脫,把灰身滅智,證得阿羅漢作為最高目標,修習時注重三十七道品的宗教道德修養。

    12、因為那個時候阿羅漢那么多,不由你不信;佛在,阿羅漢也在,不信的,佛可以調御,阿羅漢可以來說服。

    13、獲得阿羅漢果位的人叫“阿羅漢”,簡稱“羅漢”。

    14、男眾出家修行可證得阿羅漢果,女眾出家修行同樣可以證得阿羅漢果。

    15、阿羅漢神功正是羅漢堂的內功絕學,修成之后,內氣渾厚,吐納有力,且氣勁游走全身,精煉體魄,相當于是一門鐵布衫般的硬功,可反彈對手招法勁氣。

    16、一修行,沒幾天就證得阿羅漢果。

    17、成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

    18、因此阿羅漢又叫做愚法聲聞,得證有余依涅盤,還要努力前進,加行用功,來灰身泯智,到涉俗利生,從空出假,才能稱為大阿羅漢,得證無余依涅盤。

    19、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的二十七賢圣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20、諸無央數天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諸來生我國者,悉皆令作菩薩、阿羅漢無央數,都勝諸佛國。

    用“阿羅漢”造句 第3組

    21、弓乙道,合在一起不就是弘嘛?彌弘!彌不是彌勒嗎?彌勒弘揚佛法,讓天下人證阿羅漢果,大圓靜智,無上智,以及長生決嗎!

    * 在線查詢阿羅漢造句,用阿羅漢造句,用阿羅漢組詞造句,包含阿羅漢的句子。
    阿羅漢

    關于阿羅漢的詩句

    其它詞語造句

    相關鏈接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