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的讀音 一文的意思
一文 一文,1、文,通“紋”。一斑。2、織絲的名稱。3、一枚。文,原指錢面文字,后用為計錢量詞。4、猶一篇。
- 一
- 文
“一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ī wén]
- 漢字注音:
- ㄧ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一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一條斑紋。指事物的一小部分。一篇文章。一枚銅錢。舊時銅幣皆有文字,說明其值,故名。方言。一塊銀元。徐珂《清稗類鈔?方言類》:“廣州方言:一塊銀元,呼作一文。”指一句文辭。辭典解釋
一文 yī wén ㄧ ㄨㄣˊ 一條斑紋。
《淮南子.說林》:「見虎一文,不知其武;見驥一毛,不知善走。」
一篇文章。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夫銓序一文為易,彌綸群言為難。」
《陳書.卷二六.徐陵傳》:「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傳寫成誦。」
舊時稱錢一枚為「一文」。
網絡解釋
一文
一文,1、文,通“紋”。一斑。2、織絲的名稱。3、一枚。文,原指錢面文字,后用為計錢量詞。4、猶一篇。
“一文”的單字解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一文”的相關成語
“一文”的相關詞語
“一文”造句
你會發現,即使是不名一文的人也好樂施善與。史密斯
一個人一文不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身處逆境束手無策。
希望是全人類共有的東西,即使是不名一文的乞兒也有。
千金經手過,不沾一文錢。
一文雖微,能污清白人格;萬金價昂,難收公道人心。
問題在于用事實證明有理。沒有事實,有理也不值一文。羅曼·羅蘭
大凡不親手掙錢的人,往往不貪財;親手賺錢的人才有一文想兩文。柏拉圖
我不是為了錢。我甚至不在乎是否得到一文錢的報酬。幾年來我一直這么說……我打籃球只是出于對這項運動的熱愛。
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
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一文不費。
* 一文的讀音是:yī wén,一文的意思:一文 一文,1、文,通“紋”。一斑。2、織絲的名稱。3、一枚。文,原指錢面文字,后用為計錢量詞。4、猶一篇。
基本解釋
一條斑紋。指事物的一小部分。一篇文章。一枚銅錢。舊時銅幣皆有文字,說明其值,故名。方言。一塊銀元。徐珂《清稗類鈔?方言類》:“廣州方言:一塊銀元,呼作一文。”指一句文辭。辭典解釋
一文 yī wén ㄧ ㄨㄣˊ一條斑紋。
《淮南子.說林》:「見虎一文,不知其武;見驥一毛,不知善走。」
一篇文章。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序志》:「夫銓序一文為易,彌綸群言為難。」
《陳書.卷二六.徐陵傳》:「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傳寫成誦。」
舊時稱錢一枚為「一文」。
一文
一文,1、文,通“紋”。一斑。2、織絲的名稱。3、一枚。文,原指錢面文字,后用為計錢量詞。4、猶一篇。【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你會發現,即使是不名一文的人也好樂施善與。史密斯
一個人一文不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身處逆境束手無策。
希望是全人類共有的東西,即使是不名一文的乞兒也有。
千金經手過,不沾一文錢。
一文雖微,能污清白人格;萬金價昂,難收公道人心。
問題在于用事實證明有理。沒有事實,有理也不值一文。羅曼·羅蘭
大凡不親手掙錢的人,往往不貪財;親手賺錢的人才有一文想兩文。柏拉圖
我不是為了錢。我甚至不在乎是否得到一文錢的報酬。幾年來我一直這么說……我打籃球只是出于對這項運動的熱愛。
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
當用則萬金不惜,不當用一文不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