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的讀音 三農的意思
三農 (農村、農業、農民)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 應對農業發展問題,不僅要著眼于三農本身,而更應注重從“三農”之外即各自對立面采取對策。農業易相發展理論對于化解“三農”問題的意義在于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三個方面: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農村城鎮化及社區化、均等化、農場化;農民新型非農化、職業化。 新世紀以來第十二個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次聚焦“三農”,意義重大。 2016年1月28日,新華社受權發布《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1號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1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 三
- 農
“三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nóng]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ㄋㄨㄙˊ
- 簡繁字形:
- 三農
- 是否常用:
- 是
“三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古謂居住在平地﹑山區﹑水澤三類地區的農民。后泛稱農民。 2.指春﹑夏﹑秋三個農時。 辭典解釋
三農 sān nóng ㄙㄢ ㄋㄨㄥˊ 平地農、山農、澤農。
《周禮.天官.大宰》:「一曰三農生九谷。」
唐.白居易〈賀雨〉詩:「宥死降五刑,責己寬三農。」
春耕、夏耘、秋收稱為「三農」。
《北史.卷三六.薛辯傳》:「謹命立庠序,教以詩書,三農之暇,悉令受業。」
大陸地區指農業行政管理單位、農業科技研究單位、農業院校的合稱。
網絡解釋
三農 (農村、農業、農民)
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
應對農業發展問題,不僅要著眼于三農本身,而更應注重從“三農”之外即各自對立面采取對策。農業易相發展理論對于化解“三農”問題的意義在于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三個方面: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農村城鎮化及社區化、均等化、農場化;農民新型非農化、職業化。
新世紀以來第十二個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次聚焦“三農”,意義重大。
2016年1月28日,新華社受權發布《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1號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1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三農”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農】:1.農業:務農。農具。農田水利。農林牧副漁。2.農民:老農。茶農。菜農。3.姓。
“三農”的相關詞語
“三農”造句
二十世紀以來,知識界對“三農”問題貢獻了相當多的理路,但濃濃的決定論氣味力爭上游。
二十世紀以來,知識界對"三農"問題貢獻了相當多的理路,但濃濃的決定論氣味力透紙背。
農業現代化是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而農業的現代化又需要資金的大力支持。
農村群體性事件是由三農問題引發的諸多人民內部矛盾激化而成的農民群體抗爭表現形式,是社會轉型期農民群體利益表達和權利訴求非常化的自力救濟方式。
毫不放松地做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增強農業基本。
濟南市農村人口占全市總人口近半數,“三農”問題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別重要。
我注意到,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解決“三農”問題,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明年全部取消農業稅等具體措施。
一些學者和官員提出,當前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最終出路在于施行土地私有化。
己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供銷合作社生于“三農”、源于“三農”,長期扎根農村,與“三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賀雪峰,三農問題專家:2010年我將繼續關注土地問題,也繼續關注農民工返鄉問題。
* 三農的讀音是:sān nóng,三農的意思:三農 (農村、農業、農民)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 應對農業發展問題,不僅要著眼于三農本身,而更應注重從“三農”之外即各自對立面采取對策。農業易相發展理論對于化解“三農”問題的意義在于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三個方面: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農村城鎮化及社區化、均等化、農場化;農民新型非農化、職業化。 新世紀以來第十二個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次聚焦“三農”,意義重大。 2016年1月28日,新華社受權發布《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1號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1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基本解釋
1.古謂居住在平地﹑山區﹑水澤三類地區的農民。后泛稱農民。 2.指春﹑夏﹑秋三個農時。辭典解釋
三農 sān nóng ㄙㄢ ㄋㄨㄥˊ平地農、山農、澤農。
《周禮.天官.大宰》:「一曰三農生九谷。」
唐.白居易〈賀雨〉詩:「宥死降五刑,責己寬三農。」
春耕、夏耘、秋收稱為「三農」。
《北史.卷三六.薛辯傳》:「謹命立庠序,教以詩書,三農之暇,悉令受業。」
大陸地區指農業行政管理單位、農業科技研究單位、農業院校的合稱。
三農 (農村、農業、農民)
三農,指農村、農業和農民。所謂“三農”問題,就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研究三農問題目的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發展、農村穩定。實際上,這是一個居住地域、從事行業和主體身份三位一體的問題,但三者側重點不一,必須一體化地考慮以上三個問題。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關系到國民素質、經濟發展,關系到社會穩定、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應對農業發展問題,不僅要著眼于三農本身,而更應注重從“三農”之外即各自對立面采取對策。農業易相發展理論對于化解“三農”問題的意義在于對立統一、相互轉化的三個方面: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新型化、功能多元化及人本化;農村城鎮化及社區化、均等化、農場化;農民新型非農化、職業化。
新世紀以來第十二個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這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連續第十二次聚焦“三農”,意義重大。
2016年1月28日,新華社受權發布《關于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的若干意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18份以“三農”為主題的1號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來中央1號文件連續第13次聚焦三農。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農】:1.農業:務農。農具。農田水利。農林牧副漁。2.農民:老農。茶農。菜農。3.姓。
二十世紀以來,知識界對“三農”問題貢獻了相當多的理路,但濃濃的決定論氣味力爭上游。
二十世紀以來,知識界對"三農"問題貢獻了相當多的理路,但濃濃的決定論氣味力透紙背。
農業現代化是推動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而農業的現代化又需要資金的大力支持。
農村群體性事件是由三農問題引發的諸多人民內部矛盾激化而成的農民群體抗爭表現形式,是社會轉型期農民群體利益表達和權利訴求非常化的自力救濟方式。
毫不放松地做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增強農業基本。
濟南市農村人口占全市總人口近半數,“三農”問題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別重要。
我注意到,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解決“三農”問題,仍然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明年全部取消農業稅等具體措施。
一些學者和官員提出,當前解決中國三農問題的最終出路在于施行土地私有化。
己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供銷合作社生于“三農”、源于“三農”,長期扎根農村,與“三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賀雪峰,三農問題專家:2010年我將繼續關注土地問題,也繼續關注農民工返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