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的讀音 三國的意思
三國 《三國》(英文:Three Kingdoms、日本語:三國志 )是由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制作中心策劃立項的電視劇,該劇由高希希執導,朱蘇進編劇,陳建斌、于和偉、張博、陸毅、黃維德、倪大紅、何潤東、林心如等主演的大型史詩電視劇。 該劇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原著為藍本,講述了從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后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再到司馬家族篡奪魏政權后天下歸晉的整個過程。 該劇榮獲韓國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亞洲電視劇大獎以及日本東京電視節最佳海外片獎等十余項大獎。
- 三
- 國
“三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guó]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ㄍㄨㄛˊ
- 簡繁字形:
- 三國
- 是否常用:
- 是
“三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三國 Sān-Guó
[the Three Kingdoms-Wei, Shu Han and Wu -which divided China from A.D. 222—280] 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公元222—280)
辭典解釋
三國 sān guó ㄙㄢ ㄍㄨㄛˊ (西元220~280)?漢末,魏、蜀、吳分立的時期,史稱為「三國」。
網絡解釋
三國
《三國》(英文:Three Kingdoms、日本語:三國志 )是由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制作中心策劃立項的電視劇,該劇由高希希執導,朱蘇進編劇,陳建斌、于和偉、張博、陸毅、黃維德、倪大紅、何潤東、林心如等主演的大型史詩電視劇。
該劇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原著為藍本,講述了從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后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再到司馬家族篡奪魏政權后天下歸晉的整個過程。
該劇榮獲韓國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亞洲電視劇大獎以及日本東京電視節最佳海外片獎等十余項大獎。
“三國”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三國”的相關成語
“三國”的相關詞語
“三國”造句
內不愧心,外不負俗。出自:三國·魏·嵇康《卜疑集》對己無所愧疚,對外不違時尚。嵇康
不論是“品三國”,還是“論語、莊子心得”,都是他們對古代文化典籍的一種個人化解讀和翻譯。
入三國,識智勇英雄,一時多少豪杰;奔水滸,結金蘭弟兄,一愿生死相許;登紅樓,嘆兒女情長,一樽還酹江月;隨西游,看天地神魔,一心只向西天。
開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屯兵驅虎豹,養子得麒麟。諸葛常談羨,能回天地春!
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張教授精通英、法、日三國語言。
見證了中國、日本、韓國三國友誼的源遠流長。
三國時代的嵇康就因恃才傲物,而招致殺身之禍。
這四國,只有齊在西周初封時是大國,余三國均微弱不足掛齒,它們之所以勃興,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是因四國地處邊遠,周圍相處的多是文明程度低下的少數族,若不振拔求治則不能生存。
說書先生又開始滔滔不絕地聊三國了,讓聽眾聽得如此癡迷。
* 三國的讀音是:sān guó,三國的意思:三國 《三國》(英文:Three Kingdoms、日本語:三國志 )是由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制作中心策劃立項的電視劇,該劇由高希希執導,朱蘇進編劇,陳建斌、于和偉、張博、陸毅、黃維德、倪大紅、何潤東、林心如等主演的大型史詩電視劇。 該劇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原著為藍本,講述了從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后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再到司馬家族篡奪魏政權后天下歸晉的整個過程。 該劇榮獲韓國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亞洲電視劇大獎以及日本東京電視節最佳海外片獎等十余項大獎。
基本解釋
三國 Sān-Guó
[the Three Kingdoms-Wei, Shu Han and Wu -which divided China from A.D. 222—280] 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公元222—280)
辭典解釋
三國 sān guó ㄙㄢ ㄍㄨㄛˊ(西元220~280)?漢末,魏、蜀、吳分立的時期,史稱為「三國」。
三國
《三國》(英文:Three Kingdoms、日本語:三國志 )是由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制作中心策劃立項的電視劇,該劇由高希希執導,朱蘇進編劇,陳建斌、于和偉、張博、陸毅、黃維德、倪大紅、何潤東、林心如等主演的大型史詩電視劇。該劇以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國演義》原著為藍本,講述了從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后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再到司馬家族篡奪魏政權后天下歸晉的整個過程。
該劇榮獲韓國首爾國際電視劇大賞亞洲電視劇大獎以及日本東京電視節最佳海外片獎等十余項大獎。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國】:1.國家:國內。祖國。外國。保家衛國。2.代表或象征國家的:國徽。國旗。國花。3.在一國內最好的:國手。國色。4.指本國的,特指我國的:國產。國術。國畫。國藥。5.姓。
內不愧心,外不負俗。出自:三國·魏·嵇康《卜疑集》對己無所愧疚,對外不違時尚。嵇康
不論是“品三國”,還是“論語、莊子心得”,都是他們對古代文化典籍的一種個人化解讀和翻譯。
入三國,識智勇英雄,一時多少豪杰;奔水滸,結金蘭弟兄,一愿生死相許;登紅樓,嘆兒女情長,一樽還酹江月;隨西游,看天地神魔,一心只向西天。
開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屯兵驅虎豹,養子得麒麟。諸葛常談羨,能回天地春!
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張教授精通英、法、日三國語言。
見證了中國、日本、韓國三國友誼的源遠流長。
三國時代的嵇康就因恃才傲物,而招致殺身之禍。
這四國,只有齊在西周初封時是大國,余三國均微弱不足掛齒,它們之所以勃興,有一個共同的原因,是因四國地處邊遠,周圍相處的多是文明程度低下的少數族,若不振拔求治則不能生存。
說書先生又開始滔滔不絕地聊三國了,讓聽眾聽得如此癡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