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錢的讀音 三官錢的意思
三官錢 也叫“上林三官錢”,是漢代五銖錢中的一類。漢武帝時發行的通行全國的貨幣。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初令郡國鑄五銖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鐘官、辨銅、均輸)鑄造五銖錢,故亦稱“上林三官錢”。
- 三
- 官
- 錢
“三官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guān qián]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ㄍㄨㄢ ㄑㄧㄢˊ
- 簡繁字形:
- 三官錢
- 是否常用:
- 否
“三官錢”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漢代上林苑三官所鑄的錢幣。
網絡解釋
三官錢
也叫“上林三官錢”,是漢代五銖錢中的一類。漢武帝時發行的通行全國的貨幣。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初令郡國鑄五銖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鐘官、辨銅、均輸)鑄造五銖錢,故亦稱“上林三官錢”。
“三官錢”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官】: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官員。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廁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錢】:同“錢”。
“三官錢”的相關詞語
* 三官錢的讀音是:sān guān qián,三官錢的意思:三官錢 也叫“上林三官錢”,是漢代五銖錢中的一類。漢武帝時發行的通行全國的貨幣。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初令郡國鑄五銖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鐘官、辨銅、均輸)鑄造五銖錢,故亦稱“上林三官錢”。
基本解釋
漢代上林苑三官所鑄的錢幣。三官錢
也叫“上林三官錢”,是漢代五銖錢中的一類。漢武帝時發行的通行全國的貨幣。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武帝初令郡國鑄五銖錢。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令改由上林三官(鐘官、辨銅、均輸)鑄造五銖錢,故亦稱“上林三官錢”。【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官】:1.政府機關或軍隊中經過任命的、一定等級以上的公職人員:官員。武官。做官。外交官。2.指屬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官辦。官費。3.公共的;公用的:官道。官廁所。4.姓。5.器官:五官。感官。
【錢】:同“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