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貞婦的讀音 三貞婦的意思
三貞婦 三節婦。謂極其貞節的婦女。 晉 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永初中,廣漢、漢中羌反,虐及巴郡。有馬妙祈妻義、王元憒妻姬,趙蔓君妻華,夙喪夫,執共姜之節,守一醮之禮,號曰三貞。遭亂兵,迫匿,懼見拘辱,三人同時自沉於西漢水而沒死。” 《剪燈新話·愛卿傳》:“要學三貞,須拼一死,免被旁人話是非。” 元鄭庭玉《后庭花》第一折:“那壁廂歡喜殺三貞婦,這壁廂鑊鐸殺五臟神。”
- 三
- 貞
- 婦
“三貞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ān zhēn fù]
- 漢字注音:
- ㄙㄢ ㄓㄣ ㄈㄨˋ
- 簡繁字形:
- 三貞婦
- 是否常用:
- 否
“三貞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謂極其貞節的婦女。
網絡解釋
三貞婦
三節婦。謂極其貞節的婦女。
晉 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永初中,廣漢、漢中羌反,虐及巴郡。有馬妙祈妻義、王元憒妻姬,趙蔓君妻華,夙喪夫,執共姜之節,守一醮之禮,號曰三貞。遭亂兵,迫匿,懼見拘辱,三人同時自沉於西漢水而沒死。”
《剪燈新話·愛卿傳》:“要學三貞,須拼一死,免被旁人話是非。”
元鄭庭玉《后庭花》第一折:“那壁廂歡喜殺三貞婦,這壁廂鑊鐸殺五臟神。”
“三貞婦”的單字解釋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貞】:1.忠于信仰和原則,堅定不變:堅貞不屈。2.封建禮教所推崇的一種道德觀念,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貞節。3.占;卜:貞卜。
【婦】:1.已婚的女子:少婦。2.女子的通稱:婦科。3.妻子:夫婦。4.古指兒媳。
“三貞婦”的相關詞語
* 三貞婦的讀音是:sān zhēn fù,三貞婦的意思:三貞婦 三節婦。謂極其貞節的婦女。 晉 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永初中,廣漢、漢中羌反,虐及巴郡。有馬妙祈妻義、王元憒妻姬,趙蔓君妻華,夙喪夫,執共姜之節,守一醮之禮,號曰三貞。遭亂兵,迫匿,懼見拘辱,三人同時自沉於西漢水而沒死。” 《剪燈新話·愛卿傳》:“要學三貞,須拼一死,免被旁人話是非。” 元鄭庭玉《后庭花》第一折:“那壁廂歡喜殺三貞婦,這壁廂鑊鐸殺五臟神。”
基本解釋
謂極其貞節的婦女。三貞婦
三節婦。謂極其貞節的婦女。晉 常璩《華陽國志·巴志》:“永初中,廣漢、漢中羌反,虐及巴郡。有馬妙祈妻義、王元憒妻姬,趙蔓君妻華,夙喪夫,執共姜之節,守一醮之禮,號曰三貞。遭亂兵,迫匿,懼見拘辱,三人同時自沉於西漢水而沒死。”
《剪燈新話·愛卿傳》:“要學三貞,須拼一死,免被旁人話是非。”
元鄭庭玉《后庭花》第一折:“那壁廂歡喜殺三貞婦,這壁廂鑊鐸殺五臟神。”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貞】:1.忠于信仰和原則,堅定不變:堅貞不屈。2.封建禮教所推崇的一種道德觀念,指女子不失身、不改嫁:貞節。3.占;卜:貞卜。
【婦】:1.已婚的女子:少婦。2.女子的通稱:婦科。3.妻子:夫婦。4.古指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