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識相的讀音 不識相的意思
不識相 不知趣,不知好歹 葉文玲 《籬下》:“不識相,早晚有你的好果子吃。” “相”即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均為相;“不識”意思是不會看或者看不到,不懂得看人臉色。一般當人家不高興的時候通常會表現在臉上,如果某人還看不出來,繼續開人家玩笑,或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就叫做“不識相”。通常形容得寸進尺,不顧人家感受的人
- 不
- 識
- 相
“不識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ù shí xiàng]
- 漢字注音:
- ㄅㄨˋ ㄕˊ ㄒㄧㄤˋ
- 簡繁字形:
- 不識相
- 是否常用:
- 否
“不識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不知趣,不知好歹。辭典解釋
不識相 bù shì xiàng ㄅㄨˋ ㄕˋ ㄒㄧㄤˋ 不知輕重、不知好歹。
如:「我從來沒看過這么不識相的人。」
網絡解釋
不識相
不知趣,不知好歹
葉文玲 《籬下》:“不識相,早晚有你的好果子吃。”
“相”即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均為相;“不識”意思是不會看或者看不到,不懂得看人臉色。一般當人家不高興的時候通常會表現在臉上,如果某人還看不出來,繼續開人家玩笑,或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就叫做“不識相”。通常形容得寸進尺,不顧人家感受的人
“不識相”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識】:[shí]1.認得:識字。相識。2.知識:常識。學識。3.見解;辨別力:很有見識。遠見卓識。[zhì]1.記住:博聞強識。2.標志;記號:款識。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不識相”的相關成語
“不識相”的相關詞語
“不識相”造句
譬如說,有一件事,我急于要忘記,老朋友卻不識相,處處提起,語帶挑釁,久而久之,自然會疏遠。
有時候有些人就是這么不識相,偏要別人試試動他,而到時候動了之后,不管之后是不是能報復回來,你已經先付出代價了。藍領笑笑生
不識相的留夢炎仍然搖唇鼓舌,聒噪不已。
衰顏白發貌難認(四字吳語常言)謎底:老不識相。
為什么很多人愛向陌生人求問,報上的信箱又經常爆棚?因為不相識的人可以“不識相”,給你直言批判。
我不再去想父母叮嚀我的話,但愿在不是自己的國度里,化做一只弄風白額大虎,變成跳澗金睛猛獸,在洋鬼子的不識相的西風里,做一個真正黃帝的子孫。
你憑什么要比別人過得好,憑你聰明,肯干,又會做人。好運怎么會掉到又懶又蠢又不識相脾氣還臭的人頭上呢,別做夢了!
女人們說這句話的目的就是給你一個說實話的機會,要是你不識相的話,恐怕她們的下句話就是“那好”。
* 不識相的讀音是:bù shí xiàng,不識相的意思:不識相 不知趣,不知好歹 葉文玲 《籬下》:“不識相,早晚有你的好果子吃。” “相”即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均為相;“不識”意思是不會看或者看不到,不懂得看人臉色。一般當人家不高興的時候通常會表現在臉上,如果某人還看不出來,繼續開人家玩笑,或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就叫做“不識相”。通常形容得寸進尺,不顧人家感受的人
基本解釋
不知趣,不知好歹。辭典解釋
不識相 bù shì xiàng ㄅㄨˋ ㄕˋ ㄒㄧㄤˋ不知輕重、不知好歹。
如:「我從來沒看過這么不識相的人。」
不識相
不知趣,不知好歹葉文玲 《籬下》:“不識相,早晚有你的好果子吃。”
“相”即眼前所看到的事、物均為相;“不識”意思是不會看或者看不到,不懂得看人臉色。一般當人家不高興的時候通常會表現在臉上,如果某人還看不出來,繼續開人家玩笑,或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就叫做“不識相”。通常形容得寸進尺,不顧人家感受的人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識】:[shí]1.認得:識字。相識。2.知識:常識。學識。3.見解;辨別力:很有見識。遠見卓識。[zhì]1.記住:博聞強識。2.標志;記號:款識。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識。相距太遠。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實不相瞞。好言相勸。3.姓。4.親自觀看(是不是合心意):相親。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長相。聰明相。可憐相。狼狽相。2.物體的外觀: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態: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電路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發電機有三個繞組,每個繞組叫做一相。6.相態。7.觀察事物的外表,判斷其優劣:相馬。8.姓。9.輔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央政府的部長。12.舊時指幫助主人接待賓客的人:儐相。
譬如說,有一件事,我急于要忘記,老朋友卻不識相,處處提起,語帶挑釁,久而久之,自然會疏遠。
有時候有些人就是這么不識相,偏要別人試試動他,而到時候動了之后,不管之后是不是能報復回來,你已經先付出代價了。藍領笑笑生
不識相的留夢炎仍然搖唇鼓舌,聒噪不已。
衰顏白發貌難認(四字吳語常言)謎底:老不識相。
為什么很多人愛向陌生人求問,報上的信箱又經常爆棚?因為不相識的人可以“不識相”,給你直言批判。
我不再去想父母叮嚀我的話,但愿在不是自己的國度里,化做一只弄風白額大虎,變成跳澗金睛猛獸,在洋鬼子的不識相的西風里,做一個真正黃帝的子孫。
你憑什么要比別人過得好,憑你聰明,肯干,又會做人。好運怎么會掉到又懶又蠢又不識相脾氣還臭的人頭上呢,別做夢了!
女人們說這句話的目的就是給你一個說實話的機會,要是你不識相的話,恐怕她們的下句話就是“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