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體投地的讀音 五體投地的意思
【解釋】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出處】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示例】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近義詞】心悅誠服、甘拜下風【反義詞】嗤之以鼻【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 五
- 體
- 投
- 地
“五體投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ǔ tǐ tóu dì]
- 漢字注音:
- ㄨˇ ㄊㄧˇ ㄊㄡˊ ㄉㄧˋ
- 簡繁字形:
- 五體投地
- 是否常用:
- 否
“五體投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五體投地 wǔtǐ-tóudì
[adulate;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sb. in admiration] 指兩肘、兩膝和頭頂著地,佛教最恭敬的禮節,比喻敬佩到了極點
辭典解釋
五體投地 wǔ tǐ tóu dì ㄨˇ ㄊㄧˇ ㄊㄡˊ ㄉㄧˋ 本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儀式,指雙膝雙肘及頭五處著地,佛教徒沿用此禮以敬三寶。《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后比喻非常欽佩。《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安龍媒對你這樣的天人,只有五體投地了。」《老殘游記.第六回》:「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五體投地。」
近義詞
心悅誠服英語 to prostrate oneself in admiration (idiom)?; to adulate sb
德語 anhimmeln (V)?
法語 (expr. idiom.)? se prosterner dans l'admiration, aduler qqn
網絡解釋
【解釋】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處】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示例】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
【近義詞】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反義詞】嗤之以鼻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五體投地”的單字解釋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投】:1.拋,擲,扔(多指有目標的):投籃。投彈(dàn)。2.跳進去:投河。自投羅網。3.放進去,送進去:投入。投資。投標。4.走向,進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師(從師學習)。投訴。5.發向:投射。投影。6.寄,遞送:投遞。投稿。7.合:投合。意氣相投。8.臨,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五體投地”的相關詞語
* 五體投地的讀音是:wǔ tǐ tóu dì,五體投地的意思:【解釋】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出處】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示例】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近義詞】心悅誠服、甘拜下風【反義詞】嗤之以鼻【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基本解釋
五體投地 wǔtǐ-tóudì
[adulate;prostrate oneself before sb. in admiration] 指兩肘、兩膝和頭頂著地,佛教最恭敬的禮節,比喻敬佩到了極點
辭典解釋
五體投地 wǔ tǐ tóu dì ㄨˇ ㄊㄧˇ ㄊㄡˊ ㄉㄧˋ本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儀式,指雙膝雙肘及頭五處著地,佛教徒沿用此禮以敬三寶。《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后比喻非常欽佩。《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安龍媒對你這樣的天人,只有五體投地了。」《老殘游記.第六回》:「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五體投地。」
近義詞
心悅誠服英語 to prostrate oneself in admiration (idiom)?; to adulate sb
德語 anhimmeln (V)?
法語 (expr. idiom.)? se prosterner dans l'admiration, aduler qqn
【解釋】兩手、兩膝和頭一起著地。是佛教一種最恭敬的行禮儀式。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出處】唐·玄奘《大唐西域記·三國》:“致敬之式,其儀九等:一、發言慰問,二、俯首示敬,三、舉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輪俱屈,九、五體投地。”
【示例】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六回
【近義詞】心悅誠服、甘拜下風
【反義詞】嗤之以鼻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比喻佩服到了極點
【五】:1.四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3.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6”。見〖工尺〗。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投】:1.拋,擲,扔(多指有目標的):投籃。投彈(dàn)。2.跳進去:投河。自投羅網。3.放進去,送進去:投入。投資。投標。4.走向,進入:投宿(找地方住宿)。投奔。投靠。投降。投師(從師學習)。投訴。5.發向:投射。投影。6.寄,遞送:投遞。投稿。7.合:投合。意氣相投。8.臨,在…以前:投明。投暮(天黑以前)。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