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團體的讀音 人民團體的意思
人民團體 '人民團體指除政府、政府官方機構、企業公司和事業單位以外的團體組織總稱。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 人
- 民
- 團
- 體
“人民團體”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rén mín tuán tǐ]
- 漢字注音:
- ㄖㄣˊ ㄇㄧㄣˊ ㄊㄨㄢˊ ㄊㄧˇ
- 簡繁字形:
- 人民團體
- 是否常用:
- 否
“人民團體”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為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而組織設立的民間的群眾性團體。如工會、婦聯、學生會等。辭典解釋
人民團體 rén mín tuán tǐ ㄖㄣˊ ㄇㄧㄣˊ ㄊㄨㄢˊ ㄊㄧˇ 凡由民間依法令許可發起組織的結社為人民團體。一般包括職業團體和社會團體兩大類。前者指依同業組合的團體,如農會、工會、漁會等;后者指依同志組合的團體,如學會、協會、宗教團體、體育團體等。
德語 Volk (S)?
網絡解釋
人民團體
'人民團體指除政府、政府官方機構、企業公司和事業單位以外的團體組織總稱。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人民團體”的單字解釋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團】:同“團”。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人民團體”的相關詞語
* 人民團體的讀音是:rén mín tuán tǐ,人民團體的意思:人民團體 '人民團體指除政府、政府官方機構、企業公司和事業單位以外的團體組織總稱。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
基本解釋
為促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而組織設立的民間的群眾性團體。如工會、婦聯、學生會等。辭典解釋
人民團體 rén mín tuán tǐ ㄖㄣˊ ㄇㄧㄣˊ ㄊㄨㄢˊ ㄊㄧˇ凡由民間依法令許可發起組織的結社為人民團體。一般包括職業團體和社會團體兩大類。前者指依同業組合的團體,如農會、工會、漁會等;后者指依同志組合的團體,如學會、協會、宗教團體、體育團體等。
德語 Volk (S)?
人民團體
'人民團體指除政府、政府官方機構、企業公司和事業單位以外的團體組織總稱。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一直沿用至今。【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等動物:男人。女人。人們。人類。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冊。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長大成人。4.指某種人:工人。軍人。主人。介紹人。5.別人:人云亦云。待人誠懇。6.指人的品質、性格或名譽:丟人。這個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實。7.指人的身體或意識:這兩天人不大舒服。送到醫院人已經昏迷過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們這里正缺人。9.(Rén)姓。
【民】:1.人民:國泰民安。為民除害。2.指某種人:藏民。回民。農民。漁民。牧民。居民。僑民。3.民間的:民歌。民謠。4.非軍人;非軍事的:擁軍愛民。民航。民用。5.姓。
【團】:同“團”。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