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鹿爲馬的讀音 以鹿爲馬的意思
【解釋】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出處】漢·陸賈《新語·辨惑》:“秦二世之時,趙高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何為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邪,以鹿為馬也。’高曰:‘乃馬也。陛下以臣之言為不然,愿問群臣。’于是乃問群臣,群臣半言馬半言鹿。”【示例】若論不直,其粗至于~,也是不直。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三十二
- 以
- 鹿
- 爲
- 馬
“以鹿爲馬”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 lù wéi mǎ]
- 漢字注音:
- ㄧˇ ㄌㄨˋ ㄨㄟˊ ㄇㄚˇ
- 簡繁字形:
- 以鹿為馬
- 是否常用:
- 否
“以鹿爲馬”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
網絡解釋
【解釋】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
【出處】漢·陸賈《新語·辨惑》:“秦二世之時,趙高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何為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邪,以鹿為馬也。’高曰:‘乃馬也。陛下以臣之言為不然,愿問群臣。’于是乃問群臣,群臣半言馬半言鹿。”
【示例】若論不直,其粗至于~,也是不直。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三十二
“以鹿爲馬”的單字解釋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鹿】:1.哺乳動物,反芻類,種類很多,四肢細長,尾巴短,一般雄的頭上有角,個別種類雌的也有角,毛多為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條紋,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有梅花鹿、馬鹿等。2.(Lù)姓。
【爲】:[wéi]“為”的繁體字。[wèi]均同“為”。
【馬】:同“馬”。
“以鹿爲馬”的相關詞語
* 以鹿爲馬的讀音是:yǐ lù wéi mǎ,以鹿爲馬的意思:【解釋】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出處】漢·陸賈《新語·辨惑》:“秦二世之時,趙高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何為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邪,以鹿為馬也。’高曰:‘乃馬也。陛下以臣之言為不然,愿問群臣。’于是乃問群臣,群臣半言馬半言鹿。”【示例】若論不直,其粗至于~,也是不直。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三十二
基本解釋
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解釋】把鹿說成馬。比喻故意顛倒是非。
【出處】漢·陸賈《新語·辨惑》:“秦二世之時,趙高駕鹿而從行,王曰:‘丞相何為駕鹿?’高曰:‘馬也。’王曰:‘丞相誤邪,以鹿為馬也。’高曰:‘乃馬也。陛下以臣之言為不然,愿問群臣。’于是乃問群臣,群臣半言馬半言鹿。”
【示例】若論不直,其粗至于~,也是不直。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三十二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鹿】:1.哺乳動物,反芻類,種類很多,四肢細長,尾巴短,一般雄的頭上有角,個別種類雌的也有角,毛多為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條紋,聽覺和嗅覺都很靈敏。有梅花鹿、馬鹿等。2.(Lù)姓。
【爲】:[wéi]“為”的繁體字。[wèi]均同“為”。
【馬】: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