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疏的讀音 傳疏的意思
傳疏 拼音: chuán shū 注音: 條目:傳疏(傳疏) 引證解釋: 指詮釋經義的文字。傳以釋經,疏以推演傳義。 宋 曾鞏 《筠州學記》:“不亂於百家,不蔽於傳疏。” 宋 蘇轍 《河南進士策問》:“至 唐 而傳疏之學具,由是學者始會于一。” 清 陳奐 著有《詩毛氏傳疏》。
- 傳
- 疏
“傳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uán shū]
- 漢字注音:
- ㄔㄨㄢˊ ㄕㄨ
- 簡繁字形:
- 傳疏
- 是否常用:
- 否
“傳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詮釋經義的文字。傳以釋經,疏以推演傳義。
網絡解釋
傳疏
拼音: chuán shū
注音:ㄔㄨㄢˊ ㄕㄨ
條目:傳疏(傳疏)
引證解釋:
指詮釋經義的文字。傳以釋經,疏以推演傳義。 宋 曾鞏 《筠州學記》:“不亂於百家,不蔽於傳疏。” 宋 蘇轍 《河南進士策問》:“至 唐 而傳疏之學具,由是學者始會于一。” 清 陳奐 著有《詩毛氏傳疏》。
“傳疏”的單字解釋
【傳】:[chuán]1.由一方交給另一方;由上代交給下代:流傳。由前向后傳。古代傳下來的文化遺產。2.傳授:師傳。把自己的手藝傳給人。3.傳播:宣傳。勝利的消息傳遍全國。4.傳導:傳電。傳熱。5.表達:傳神。傳情。6.發出命令叫人來:傳訊。把他傳來。7.傳染:這種病傳人。8.姓。[zhuàn]敘述歷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說名稱):《水滸傳》。《呂梁英雄傳》。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
“傳疏”的相關詞語
* 傳疏的讀音是:chuán shū,傳疏的意思:傳疏 拼音: chuán shū 注音: 條目:傳疏(傳疏) 引證解釋: 指詮釋經義的文字。傳以釋經,疏以推演傳義。 宋 曾鞏 《筠州學記》:“不亂於百家,不蔽於傳疏。” 宋 蘇轍 《河南進士策問》:“至 唐 而傳疏之學具,由是學者始會于一。” 清 陳奐 著有《詩毛氏傳疏》。
基本解釋
指詮釋經義的文字。傳以釋經,疏以推演傳義。傳疏
拼音: chuán shū注音:ㄔㄨㄢˊ ㄕㄨ
條目:傳疏(傳疏)
引證解釋:
指詮釋經義的文字。傳以釋經,疏以推演傳義。 宋 曾鞏 《筠州學記》:“不亂於百家,不蔽於傳疏。” 宋 蘇轍 《河南進士策問》:“至 唐 而傳疏之學具,由是學者始會于一。” 清 陳奐 著有《詩毛氏傳疏》。
【傳】:[chuán]1.由一方交給另一方;由上代交給下代:流傳。由前向后傳。古代傳下來的文化遺產。2.傳授:師傳。把自己的手藝傳給人。3.傳播:宣傳。勝利的消息傳遍全國。4.傳導:傳電。傳熱。5.表達:傳神。傳情。6.發出命令叫人來:傳訊。把他傳來。7.傳染:這種病傳人。8.姓。[zhuàn]敘述歷史故事的作品(多用于小說名稱):《水滸傳》。《呂梁英雄傳》。
【疏】:1.清除阻塞使通暢;疏通:疏導。疏浚。2.事物之間距離遠;事物的部分之間空隙大(跟“密”相對):疏林。疏星。3.關系遠;不親近:疏遠。親疏。4.不熟悉;不熟練:生疏。荒疏。5.疏忽:疏于防范。6.空虛:志大才疏。7.分散;使從密變稀:疏散。仗義疏財。8.姓。9.封建時代臣下向君主分條陳述事情的文字;條陳:上疏。奏疏。10.古書的比“注”更詳細的注解;“注”的注:《十三經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