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的讀音 佛子的意思
佛子 佛子,是阿羅漢(arhat)的通稱。佛贊五百阿羅漢說︰‘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余財。’印度的婆羅門(brahma^),自以為從梵天口生,從梵天化生,所以佛說︰阿羅漢們是從聽聞佛口說法聲(所以名為聲聞)而生,從法──法性寂滅的證入而成的。佛子,表示了有佛那樣的圣性,能繼承如來覺世的大業,所以名為佛子,是至高無上的尊號。一般由朝廷加封。最尊者稱“佛子”,次者尊“國師”,再次最為“法王”。
- 佛
- 子
“佛子”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fó zǐ]
- 漢字注音:
- ㄈㄛˊ ㄗˇ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佛子”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菩薩的通稱。 2.受佛戒者,佛門弟子。 3.佛教泛指一切眾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稱。 4.稱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溫以寬恕為治,人稱佛子。見唐張鷟《耳目記》。又宋洪皓為秀州司錄,以所掌發運司錢賑濟饑民,州人稱之為"洪佛子"。見宋趙善璙《自警篇.救荒》。 辭典解釋
佛子 fó zǐ ㄈㄛˊ ㄗˇ 菩薩的通名。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只除佛子神仙才可到,怎許游人容易得攀摩。」
引申指慈惠的人。
《宋史.卷三七三.洪皓傳》:「人感之切骨,號『洪佛子』。」
受戒的佛門弟子。指能紹繼佛種的人。
《西游記.第一二回》:「長老遂將袈裟抖開,披在身上,手持錫杖,侍立階前。君臣個個欣然,誠為如來佛子。」
網絡解釋
佛子
佛子,是阿羅漢(arhat)的通稱。佛贊五百阿羅漢說︰‘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余財。’印度的婆羅門(brahma^),自以為從梵天口生,從梵天化生,所以佛說︰阿羅漢們是從聽聞佛口說法聲(所以名為聲聞)而生,從法──法性寂滅的證入而成的。佛子,表示了有佛那樣的圣性,能繼承如來覺世的大業,所以名為佛子,是至高無上的尊號。一般由朝廷加封。最尊者稱“佛子”,次者尊“國師”,再次最為“法王”。
“佛子”的單字解釋
【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
“佛子”的相關詞語
* 佛子的讀音是:fó zǐ,佛子的意思:佛子 佛子,是阿羅漢(arhat)的通稱。佛贊五百阿羅漢說︰‘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余財。’印度的婆羅門(brahma^),自以為從梵天口生,從梵天化生,所以佛說︰阿羅漢們是從聽聞佛口說法聲(所以名為聲聞)而生,從法──法性寂滅的證入而成的。佛子,表示了有佛那樣的圣性,能繼承如來覺世的大業,所以名為佛子,是至高無上的尊號。一般由朝廷加封。最尊者稱“佛子”,次者尊“國師”,再次最為“法王”。
基本解釋
1.菩薩的通稱。 2.受佛戒者,佛門弟子。 3.佛教泛指一切眾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稱。 4.稱慈善的人。如唐末徐守溫以寬恕為治,人稱佛子。見唐張鷟《耳目記》。又宋洪皓為秀州司錄,以所掌發運司錢賑濟饑民,州人稱之為"洪佛子"。見宋趙善璙《自警篇.救荒》。辭典解釋
佛子 fó zǐ ㄈㄛˊ ㄗˇ菩薩的通名。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只除佛子神仙才可到,怎許游人容易得攀摩。」
引申指慈惠的人。
《宋史.卷三七三.洪皓傳》:「人感之切骨,號『洪佛子』。」
受戒的佛門弟子。指能紹繼佛種的人。
《西游記.第一二回》:「長老遂將袈裟抖開,披在身上,手持錫杖,侍立階前。君臣個個欣然,誠為如來佛子。」
佛子
佛子,是阿羅漢(arhat)的通稱。佛贊五百阿羅漢說︰‘汝等為子,從我口生,從法化生,得法余財。’印度的婆羅門(brahma^),自以為從梵天口生,從梵天化生,所以佛說︰阿羅漢們是從聽聞佛口說法聲(所以名為聲聞)而生,從法──法性寂滅的證入而成的。佛子,表示了有佛那樣的圣性,能繼承如來覺世的大業,所以名為佛子,是至高無上的尊號。一般由朝廷加封。最尊者稱“佛子”,次者尊“國師”,再次最為“法王”。【佛】:[fó]1.梵語“佛陀”,是對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是佛教徒對修行圓滿的人的稱呼:佛爺。佛像。借花獻佛。2.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佛家。佛寺。佛老。佛經。佛龕。佛事(佛教徒誦經、祈禱及供奉佛像等活動)。[fú]1.〔仿佛〕同“仿”。2.古同“拂”,違背,違反。[bì]古同“弼”,輔弼。[bó]古同“勃”,興起。
【子】:1.古代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2.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3.動物的卵:魚子。蠶子。4.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5.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dàn)。棋子兒。6.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7.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8.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有學問的人:孔子。先秦諸子。9.地支的第一位,屬鼠:子丑寅卯(喻有條不紊的層次或事物的條理)。10.用于計時:子時(夜十一點至一點)。子夜(深夜)。11.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12.附加在名詞、動詞、形容詞后,具有名詞性(讀輕聲):旗子。亂子。胖子。13.個別量詞后綴(讀輕聲):敲了兩下子門。1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