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書的讀音 信書的意思
信書 xìn shū 信書(信書) 猶言信史。指紀錄皇帝言行和一朝政事的“實錄”。《舊唐書·宣宗紀》:“﹝ 李德裕 ﹞委國史于愛壻之手,寵秘文于弱子之身,洎參信書,亦引親昵。”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謝賜御宴表》:“伏遇皇帝陛下永懷先烈,務廣孝思。故因始于信書,俾特封于燕豆。” 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置之儒館,命以信書。”
- 信
- 書
“信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ìn shū]
- 漢字注音:
- ㄒㄧㄣˋ ㄕㄨ
- 簡繁字形:
- 信書
- 是否常用:
- 否
“信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猶言信史。指紀錄皇帝言行和一朝政事的"實錄"。
網絡解釋
信書
xìn shū ㄒㄧㄣˋ ㄕㄨ
信書(信書)
猶言信史。指紀錄皇帝言行和一朝政事的“實錄”。《舊唐書·宣宗紀》:“﹝ 李德裕 ﹞委國史于愛壻之手,寵秘文于弱子之身,洎參信書,亦引親昵。”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謝賜御宴表》:“伏遇皇帝陛下永懷先烈,務廣孝思。故因始于信書,俾特封于燕豆。” 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置之儒館,命以信書。”
“信書”的單字解釋
【信】:[xìn]1.誠實,不欺騙:信用。信守。信物。信貨。信誓旦旦。2.不懷疑,認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無音信。5.函件:信件。信箋。信鴿。信訪。6.隨便,放任:信手(隨手)。信步(隨意走動,散步)。信筆。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伸”,舒展開。2.古同“伸”,表白。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信書”的相關詞語
* 信書的讀音是:xìn shū,信書的意思:信書 xìn shū 信書(信書) 猶言信史。指紀錄皇帝言行和一朝政事的“實錄”。《舊唐書·宣宗紀》:“﹝ 李德裕 ﹞委國史于愛壻之手,寵秘文于弱子之身,洎參信書,亦引親昵。”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謝賜御宴表》:“伏遇皇帝陛下永懷先烈,務廣孝思。故因始于信書,俾特封于燕豆。” 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置之儒館,命以信書。”
基本解釋
猶言信史。指紀錄皇帝言行和一朝政事的"實錄"。信書
xìn shū ㄒㄧㄣˋ ㄕㄨ信書(信書)
猶言信史。指紀錄皇帝言行和一朝政事的“實錄”。《舊唐書·宣宗紀》:“﹝ 李德裕 ﹞委國史于愛壻之手,寵秘文于弱子之身,洎參信書,亦引親昵。”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謝賜御宴表》:“伏遇皇帝陛下永懷先烈,務廣孝思。故因始于信書,俾特封于燕豆。” 宋 陸游 《除寶謨閣待制謝表》:“置之儒館,命以信書。”
【信】:[xìn]1.誠實,不欺騙:信用。信守。信物。信貨。信誓旦旦。2.不懷疑,認為可靠:信任。信托。信心。信念。3.崇奉:信仰。信徒。4.消息:信息。杳無音信。5.函件:信件。信箋。信鴿。信訪。6.隨便,放任:信手(隨手)。信步(隨意走動,散步)。信筆。信意。7.同“芯2”。8.姓。 。[shēn]1.古同“伸”,舒展開。2.古同“伸”,表白。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