僨怎么讀 僨的意思
“僨”字共有1個讀音:
[fèn]

漢字 | 僨 |
---|---|
讀音 |
|
注音 | ㄈㄣˋ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14 部外:12 |
異體字 | 僨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僨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0E8 |
其它編碼 | 五筆:wfam 倉頡:ojtc 鄭碼:neel 四角:24286 |
筆順編碼 | 32121222511134 |
筆順筆畫 | ノ丨一丨一丨丨丨フ一一一ノ丶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橫 豎 橫 豎 豎 豎 橫折 橫 橫 橫 撇 點 |
僨字的意思
同“僨”。
僨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僨
fèn ㄈㄣˋ
◎ 同“僨”。
英語 ruin, cause fail; overthrown
德語 ruinieren, verderben
法語 ruiner,renverser
僨字的詳細解釋
僨字的辭典解釋
僨ㄈㄣˋfèn動
倒仆。《左傳·隱公三年》:「庚戌,鄭伯之車僨于濟。」《呂氏春秋·似順論·慎小》:「明日有人能僨南門之外表者,仕長大夫。」
覆敗、敗壞。《禮記·大學》:「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參見「僨興 」條。
康熙字典解釋
僨【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方問切,音奮。《爾雅·釋言》僵也。《疏》仰偃也。《左傳·隱三年》鄭伯之車僨于濟。
又《昭十三年》叔向曰:牛雖瘠,僨于豚上,其畏不死。
又覆敗也。《大學》一言僨事。一作賁。《禮·射義》賁軍之將不入。
又《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註》僨,動也。
又《集韻》逋昆切,音奔。僨,驕不可禁之勢。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僨【卷八】【人部】
僵也。從人賁聲。匹問切
說文解字注
(僨)僵也。引伸之爲凡倒敗之偁。大學曰。一人僨事。注云。僨猶覆敗也。射義假賁爲僨。左傳。象有齒以焚其身。假焚爲僨。從人。賁聲。匹問切。十三部。
僨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僨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