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絲課的讀音 元絲課的意思
元絲課 合乎官定成色標準的一種銀錠 元絲課(元絲課) 《鏡花緣》第十二回:“客人只算吃了一碗粉條子,又算喝了半碗雞湯,而主人只覺客人滿嘴吃的都是‘元絲課’。”
- 元
- 絲
- 課
“元絲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uán sī kè]
- 漢字注音:
- ㄩㄢˊ ㄙ ㄎㄜˋ
- 簡繁字形:
- 元絲課
- 是否常用:
- 否
“元絲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合乎官定成色標準的一種銀錠。
網絡解釋
元絲課
合乎官定成色標準的一種銀錠
元絲課(元絲課)
《鏡花緣》第十二回:“客人只算吃了一碗粉條子,又算喝了半碗雞湯,而主人只覺客人滿嘴吃的都是‘元絲課’。”
“元絲課”的單字解釋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絲】:1.蠶吐的像線的東西,是綢緞的原料。2.像絲的東西:粉絲。尼龍絲。3.形容極小,細微:絲毫。一絲不茍。4.市制長度、質量單位。10絲為1毫。
【課】:1.有計劃的分段教學:上課。下課。星期五下午沒課。2.教學的科目:主課。語文課。這學期共有五門課。3.教學的時間單位:一節課。4.教材的段落:這本教科書共有二十五課。5.舊時某些機關、學校、工廠等按工作性質分設的行政單位:秘書課。會計課。6.舊指賦稅:國課。完糧交課。7.征收(賦稅):課稅。8.占卜的一種:起課。卜課。
“元絲課”的相關詞語
* 元絲課的讀音是:yuán sī kè,元絲課的意思:元絲課 合乎官定成色標準的一種銀錠 元絲課(元絲課) 《鏡花緣》第十二回:“客人只算吃了一碗粉條子,又算喝了半碗雞湯,而主人只覺客人滿嘴吃的都是‘元絲課’。”
基本解釋
合乎官定成色標準的一種銀錠。元絲課
合乎官定成色標準的一種銀錠元絲課(元絲課)
《鏡花緣》第十二回:“客人只算吃了一碗粉條子,又算喝了半碗雞湯,而主人只覺客人滿嘴吃的都是‘元絲課’。”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絲】:1.蠶吐的像線的東西,是綢緞的原料。2.像絲的東西:粉絲。尼龍絲。3.形容極小,細微:絲毫。一絲不茍。4.市制長度、質量單位。10絲為1毫。
【課】:1.有計劃的分段教學:上課。下課。星期五下午沒課。2.教學的科目:主課。語文課。這學期共有五門課。3.教學的時間單位:一節課。4.教材的段落:這本教科書共有二十五課。5.舊時某些機關、學校、工廠等按工作性質分設的行政單位:秘書課。會計課。6.舊指賦稅:國課。完糧交課。7.征收(賦稅):課稅。8.占卜的一種:起課。卜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