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體書的讀音 八體書的意思
八體書 即青絲簡編 《南齊書·文王太子長懋傳》:“時 襄陽 有盜發古冢者,相傳云是 楚王 冢,大獲寶物玉屐、玉屏風、竹簡書、青絲編。”參見“ 青絲簡編 ”。
- 八
- 體
- 書
“八體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ā tǐ shū]
- 漢字注音:
- ㄅㄚ ㄊㄧˇ ㄕㄨ
- 簡繁字形:
- 八體書
- 是否常用:
- 否
“八體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八種書體。
網絡解釋
八體書
即青絲簡編
《南齊書·文王太子長懋傳》:“時 襄陽 有盜發古冢者,相傳云是 楚王 冢,大獲寶物玉屐、玉屏風、竹簡書、青絲編。”參見“ 青絲簡編 ”。
“八體書”的單字解釋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八體書”的相關詞語
* 八體書的讀音是:bā tǐ shū,八體書的意思:八體書 即青絲簡編 《南齊書·文王太子長懋傳》:“時 襄陽 有盜發古冢者,相傳云是 楚王 冢,大獲寶物玉屐、玉屏風、竹簡書、青絲編。”參見“ 青絲簡編 ”。
基本解釋
指八種書體。八體書
即青絲簡編《南齊書·文王太子長懋傳》:“時 襄陽 有盜發古冢者,相傳云是 楚王 冢,大獲寶物玉屐、玉屏風、竹簡書、青絲編。”參見“ 青絲簡編 ”。
【八】:1.七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姓。
【體】:[tǐ]1.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征(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體能。體貌。體魄(體格和精力)。體育。體無完膚。2.身體的一部分:四體。五體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體。主體。群體。4.物質存在的狀態或形狀:固體。液體。體積。5.文章或書法的樣式、風格:體裁(文學作品的表現形式,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體(文章的體裁,如“騷體”、“駢體”、“舊體詩”)。字體。6.事物的格局、規矩:體系。體制。7.親身經驗、領悟:體知(親自查知)。體味。身體力行(xíng)。8.設身處地為人著想:體諒。體貼。體恤。9.與“用”相對。“體”與“用”是中國古典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tī]〔體己〕a.家庭成員個人的私蓄的財物;b.親近的,如“體己話”,亦作“梯己”。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