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典章制度的讀音 典章制度的意思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是一個國家的政府在一定時期內行為規范的基本準則。從很早開始,中國歷代統治者就十分重視典章制度的建設。 《史記》中的“書”和后來各朝正史中的“志”、“錄”就留下了豐富的有關典制的記載。此外,還有不少典制方面的專書,如《文獻通考》、《通典》、《通志》,以及各種“法令”、“律則”、“典章”、“會要”、“會典”等等。可見,歷代先人們是十分重視政權制度建設的,并留下了內容豐富、行之有效的政府行為規范和操作方式。
    • diǎn
    • zhāng
    • zhì

    “典章制度”的讀音

    拼音讀音
    [diǎn zhāng zhì dù]
    漢字注音:
    ㄉㄧㄢˇ ㄓㄤ ㄓˋ ㄉㄨ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典章制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典章制度 diǎnzhāng zhìdù

    [ancient laws and regulations] 古代的法令規范

    辭典解釋

    典章制度  diǎn zhāng zhì dù   ㄉㄧㄢˇ ㄓㄤ ㄓˋ ㄉㄨˋ  

    指一國的禮樂文物、法令制度。
    如:「西周的典章制度已相當完備、進步。」

    網絡解釋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是一個國家的政府在一定時期內行為規范的基本準則。從很早開始,中國歷代統治者就十分重視典章制度的建設。
    《史記》中的“書”和后來各朝正史中的“志”、“錄”就留下了豐富的有關典制的記載。此外,還有不少典制方面的專書,如《文獻通考》、《通典》、《通志》,以及各種“法令”、“律則”、“典章”、“會要”、“會典”等等。可見,歷代先人們是十分重視政權制度建設的,并留下了內容豐富、行之有效的政府行為規范和操作方式。
    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的單字解釋

    】:1.標準;法則:典范。典章。2.典范性書籍:詞典。引經據典。3.典故:用典。出典。4.典禮:盛典。大典。5.主持;主管:典試。典獄。6.姓。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
    】:1.詩、文、歌曲的段落:第一章。樂章。2.章程;條目:黨章。招生簡章。3.條理:雜亂無章。4.圖章:印章。蓋章。5.佩戴在身上的標志:徽章。領章。6.古又同“嫜(zhāng)”。
    】:1.制造:制版。制革。制圖。煉制。縫制。這塊獎牌是用銅制成的。2.擬訂;規定:制定。因地制宜。3.用強力約束;限定;管束:壓制。限制。管制。節制。制伏。4.制度:全民所有制。民主集中制。5.姓。
    】:[dù]1.計量長短:度量衡。2.表明物質的有關性質所達到的程度,如硬度、熱度、濃度、濕度等。3.計量單位名稱。a)弧或角,把圓周分為360等份所成的弧叫1度弧。1度弧所對的圓心角叫1度角。1度等于60分。b)經度或緯度,如北緯38度。c)電量,1度即1千瓦小時。d)眼鏡焦度的單位,1度等于0.01米-1。4.程度:極度。知名度。透明度。高度的責任感。5.限度:勞累過度。以能熔化為度。6.章程;行為準則:法度。制度。7.哲學上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質的數量界限。在這個界限內,量的增減不改變事物的質,超過這個界限,就要引起質變。8.對人對事寬容的程度:度量。氣度。9.人的氣質或姿態:風度。態度。10.姓。[duó]推測;估計:揣度。測度。度德量力。

    “典章制度”的相關詞語

    “典章制度”造句

    杜佑《通典》總結歷代典章制度,開“政書”。

    政書體:記載歷代典章制度的體例,起源于“三禮”。

    陶弘景博學多藝,善琴棋,工草隸行書,通曉歷代典章制度,平生著作甚多,為醫、道兩家所推崇。

    而遼金舊俗一度成為連接“禮”與“俗”的橋梁,祖述大金使滿族在接受國家典章制度時有一種歸屬感,減少了推行典章制度的阻力。

    在“小康”社會里,天下為家,戰爭不斷,國家通過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倫理道德,“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

    《漢紀》、《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等;與二十五史相為表里的紀載典章制度文獻的史書,則有《通志》、《通典》、《文獻通考》等通常稱為“十通”。

    本書分別介紹了與中國近代史有關的公文檔案、書札、日記、回憶錄、筆記、詩歌、傳記、報刊,并評論它們的價值,兼及紀傳史、年譜、方志及典章制度

    根據其子伍朝樞在《哀啟》中的記載,伍廷芳“年三十三(1874年),以為欲救國危,非赴歐美精研法學,舉吾國典章制度之不適者,改弦更張不可。

    于是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到中臥學習制造工藝、建筑美術、典章制度等等,并仿照中文草書偏旁等而造成日文,使日本開始走出原始時代,完成所謂大化革新。

    * 典章制度的讀音是:diǎn zhāng zhì dù,典章制度的意思:典章制度 典章制度是一個國家的政府在一定時期內行為規范的基本準則。從很早開始,中國歷代統治者就十分重視典章制度的建設。 《史記》中的“書”和后來各朝正史中的“志”、“錄”就留下了豐富的有關典制的記載。此外,還有不少典制方面的專書,如《文獻通考》、《通典》、《通志》,以及各種“法令”、“律則”、“典章”、“會要”、“會典”等等。可見,歷代先人們是十分重視政權制度建設的,并留下了內容豐富、行之有效的政府行為規范和操作方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