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的讀音 冬蟲夏草的意思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別稱冬蟲草,是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冬蟲夏草功效眾多,它是由肉座菌目、蛇形蟲草科、蛇形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身軀僵化,并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的,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尸體)構成的復合體。 主要活性成分是蟲草素,冬蟲夏草功效主要有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抗腫瘤、抗疲勞、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秘精益氣、美白祛黑等多種功效。食用方法有打粉、泡酒、泡水等。冬蟲夏草在我國主要產于中國大陸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肅五省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全球僅分布于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四個國家。
- 冬
- 蟲
- 夏
- 草
“冬蟲夏草”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chóng xià cǎo]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 ㄔㄨㄥˊ ㄒㄧㄚˋ ㄘㄠˇ
- 簡繁字形:
- 冬蟲夏草
- 是否常用:
- 否
“冬蟲夏草”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冬蟲夏草 dōngchóng-xiàcǎo
[aweto] 真菌的一種,冬季隨所寄生的昆蟲幼蟲入土,夏季長出形狀像草的繁殖器官。可入藥
辭典解釋
冬蟲夏草 dōng chóng xià cǎo ㄉㄨㄥ ㄔㄨㄥˊ ㄒㄧㄚˋ ㄘㄠˇ 一種寄生在鱗翅類昆蟲體中的真菌類植物,孢子寄生于昆蟲體內吸收養分的時期稱為「冬蟲」,成熟后鉆出蟲體的菌絲稱為「夏草」。菌體形似棍棒或樹枝,多生長于潮濕的森林中,國人視為珍貴藥材。
如:「中醫認為冬蟲夏草是溫和的補藥。」
英語 caterpillar fungus (Cordyceps sinensis)?
德語 Chinesischer Raupenpilz
法語 Cordyceps
網絡解釋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
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別稱冬蟲草,是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冬蟲夏草功效眾多,它是由肉座菌目、蛇形蟲草科、蛇形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身軀僵化,并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的,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尸體)構成的復合體。
主要活性成分是蟲草素,冬蟲夏草功效主要有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抗腫瘤、抗疲勞、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秘精益氣、美白祛黑等多種功效。食用方法有打粉、泡酒、泡水等。冬蟲夏草在我國主要產于中國大陸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肅五省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全球僅分布于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四個國家。
“冬蟲夏草”的單字解釋
【冬】:1.冬季:隆冬。冬耕。冬眠。在北京住了兩冬。2.(Dōng)姓。3.同“咚”。
【蟲】:同“蟲”。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統稱: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飼料等的稻、麥之類的莖和葉:稻草。草繩。草鞋。3.舊指山野、民間:草賊。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驢。草雞。5.草率;不細致:潦草。字寫得很草。6.文字書寫形式的名稱。a)漢字形體的一種:草書。草寫。真草隸篆。b)拼音字母的手寫體: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擬。
“冬蟲夏草”的相關詞語
* 冬蟲夏草的讀音是:dōng chóng xià cǎo,冬蟲夏草的意思: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別稱冬蟲草,是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冬蟲夏草功效眾多,它是由肉座菌目、蛇形蟲草科、蛇形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身軀僵化,并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的,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尸體)構成的復合體。 主要活性成分是蟲草素,冬蟲夏草功效主要有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抗腫瘤、抗疲勞、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秘精益氣、美白祛黑等多種功效。食用方法有打粉、泡酒、泡水等。冬蟲夏草在我國主要產于中國大陸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肅五省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全球僅分布于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四個國家。
基本解釋
冬蟲夏草 dōngchóng-xiàcǎo
[aweto] 真菌的一種,冬季隨所寄生的昆蟲幼蟲入土,夏季長出形狀像草的繁殖器官。可入藥
辭典解釋
冬蟲夏草 dōng chóng xià cǎo ㄉㄨㄥ ㄔㄨㄥˊ ㄒㄧㄚˋ ㄘㄠˇ一種寄生在鱗翅類昆蟲體中的真菌類植物,孢子寄生于昆蟲體內吸收養分的時期稱為「冬蟲」,成熟后鉆出蟲體的菌絲稱為「夏草」。菌體形似棍棒或樹枝,多生長于潮濕的森林中,國人視為珍貴藥材。
如:「中醫認為冬蟲夏草是溫和的補藥。」
英語 caterpillar fungus (Cordyceps sinensis)?
德語 Chinesischer Raupenpilz
法語 Cordyceps
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
冬蟲夏草(Ophiocordyceps Sinensis),別稱冬蟲草,是冬蟲夏草菌和蝙蝠蛾科幼蟲的復合體。冬蟲夏草功效眾多,它是由肉座菌目、蛇形蟲草科、蛇形蟲草屬的冬蟲夏草菌寄生于高山草甸土中的蝠蛾幼蟲,使幼蟲身軀僵化,并在適宜條件下,夏季由僵蟲頭端抽生出長棒狀的子座而形成的,即冬蟲夏草菌的子實體與僵蟲菌核(幼蟲尸體)構成的復合體。主要活性成分是蟲草素,冬蟲夏草功效主要有調節免疫系統功能、抗腫瘤、抗疲勞、補肺益腎,止血化痰,秘精益氣、美白祛黑等多種功效。食用方法有打粉、泡酒、泡水等。冬蟲夏草在我國主要產于中國大陸青海、西藏、四川、云南、甘肅五省的高寒地帶和雪山草原。全球僅分布于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四個國家。
【冬】:1.冬季:隆冬。冬耕。冬眠。在北京住了兩冬。2.(Dōng)姓。3.同“咚”。
【蟲】:同“蟲”。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草】:1.高等植物中栽培植物以外的草本植物的統稱:野草。青草。割草。2.指用作燃料、飼料等的稻、麥之類的莖和葉:稻草。草繩。草鞋。3.舊指山野、民間:草賊。草野。4.雌性的(多指家畜或家禽):草驢。草雞。5.草率;不細致:潦草。字寫得很草。6.文字書寫形式的名稱。a)漢字形體的一種:草書。草寫。真草隸篆。b)拼音字母的手寫體:大草。小草。7.初步的;非正式的(文稿):草案。草稿。8.起草:草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