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時的讀音 夏令時的意思
夏令時 夏時制,夏時令(Daylight Saving Time:DST),又稱“日光節約時制”和“夏令時間”,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采用的統一時間稱為“夏令時間”。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調快一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各個采納夏時制的國家具體規定不同。目前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要實行夏令時。 1986年4月,中國中央有關部門發出“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夏時制的通知”,具體作法是:每年從四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時間),將時鐘撥快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3時,夏令時開始;到九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再將時鐘撥回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1時,夏令時結束。從1986年到1991年的六個年度,除1986年因是實行夏時制的第一年,從5月4日開始到9月14日結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規定的時段施行。在夏令時開始和結束前幾天,新聞媒體均刊登有關部門的通告。1992年起,夏令時暫停實行。
- 夏
- 令
- 時
“夏令時”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ià lìng shí]
- 漢字注音:
- ㄒㄧㄚˋ ㄌㄧㄥˋ ㄕˊ
- 簡繁字形:
- 夏令時
- 是否常用:
- 是
“夏令時”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又稱“經濟時”或“日光節約時”。法定時的一種。在夏季,由于晝長夜短,為充分利用日光,把時鐘適當撥快;到秋季,再撥回。1908年由英國人威利特提出。1916年后,德國、奧地利、荷蘭及丹麥等國相繼采用。中國也曾采用過。
網絡解釋
夏令時
夏時制,夏時令(Daylight Saving Time:DST),又稱“日光節約時制”和“夏令時間”,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采用的統一時間稱為“夏令時間”。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調快一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各個采納夏時制的國家具體規定不同。目前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要實行夏令時。
1986年4月,中國中央有關部門發出“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夏時制的通知”,具體作法是:每年從四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時間),將時鐘撥快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3時,夏令時開始;到九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再將時鐘撥回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1時,夏令時結束。從1986年到1991年的六個年度,除1986年因是實行夏時制的第一年,從5月4日開始到9月14日結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規定的時段施行。在夏令時開始和結束前幾天,新聞媒體均刊登有關部門的通告。1992年起,夏令時暫停實行。
“夏令時”的單字解釋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時】:1.時間(對空間而言):時空觀念。2.時代;時候:古時。唐時。戰時。3.時間單位。舊指時辰,現指小時,即一日(一個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規定的時間:按時上班。過時作廢。5.季節:四時如春。6.現在的;當時的:時事。時興。7.時俗;時尚:入時。8.副詞。時常:時時。時有錯誤。9.有時候:時陰時晴。10.時機:不誤農時。
“夏令時”的相關成語
“夏令時”的相關詞語
“夏令時”造句
夏令時將在這個十月的最后一個周日結束,倫敦的秋天緩步而行,一派心意沉淀,平心靜氣的樣子。
“夏令時”制度在美國已實施很長時間。
1964年,光是在艾奧瓦州就一共有23組夏令時開始、結束的不同時間。當時在六十年代,你可以乘坐一趟著名的班車。
例如,這里就是關于遷移計劃的知識集錦文檔和關于夏令時的知識集錦文檔。
今天,地球將會在中部夏令時間早上5點的時候從太陽與天王星之間穿過。
衛報,英國夏令時間2011年7月21日周四。
那么,是不是富蘭克林發明了夏令時呢?
在匹茲堡夏令時間的時候到戶外工作。
uk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英國夏令時間:16.37。
明天開始夏令時間,請勿忘記在今日晚上臨睡前把時鐘撥快一個小時。
* 夏令時的讀音是:xià lìng shí,夏令時的意思:夏令時 夏時制,夏時令(Daylight Saving Time:DST),又稱“日光節約時制”和“夏令時間”,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采用的統一時間稱為“夏令時間”。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調快一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各個采納夏時制的國家具體規定不同。目前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要實行夏令時。 1986年4月,中國中央有關部門發出“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夏時制的通知”,具體作法是:每年從四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時間),將時鐘撥快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3時,夏令時開始;到九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再將時鐘撥回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1時,夏令時結束。從1986年到1991年的六個年度,除1986年因是實行夏時制的第一年,從5月4日開始到9月14日結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規定的時段施行。在夏令時開始和結束前幾天,新聞媒體均刊登有關部門的通告。1992年起,夏令時暫停實行。
基本解釋
又稱“經濟時”或“日光節約時”。法定時的一種。在夏季,由于晝長夜短,為充分利用日光,把時鐘適當撥快;到秋季,再撥回。1908年由英國人威利特提出。1916年后,德國、奧地利、荷蘭及丹麥等國相繼采用。中國也曾采用過。夏令時
夏時制,夏時令(Daylight Saving Time:DST),又稱“日光節約時制”和“夏令時間”,是一種為節約能源而人為規定地方時間的制度,在這一制度實行期間所采用的統一時間稱為“夏令時間”。一般在天亮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調快一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以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各個采納夏時制的國家具體規定不同。目前全世界有近110個國家每年要實行夏令時。1986年4月,中國中央有關部門發出“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夏時制的通知”,具體作法是:每年從四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時間),將時鐘撥快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3時,夏令時開始;到九月中旬第一個星期日的凌晨2時整(北京夏令時),再將時鐘撥回一小時,即將表針由2時撥至1時,夏令時結束。從1986年到1991年的六個年度,除1986年因是實行夏時制的第一年,從5月4日開始到9月14日結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規定的時段施行。在夏令時開始和結束前幾天,新聞媒體均刊登有關部門的通告。1992年起,夏令時暫停實行。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令】:[lìng]1.命令。2.使得:令人興奮。3.美好:令名。4.敬辭。用于對方的親屬或有關系的人:令兄(稱對方的哥哥)。5.時節:冬令。6.古代官名:縣令。7.古又同“鸰(líng)”。[líng]1.〔令狐〕2.古地名。在今山西臨猗一帶。3.復姓。[lǐng]量詞。原張的紙五百張為一令。
【時】:1.時間(對空間而言):時空觀念。2.時代;時候:古時。唐時。戰時。3.時間單位。舊指時辰,現指小時,即一日(一個晝夜)的二十四分之一。4.指規定的時間:按時上班。過時作廢。5.季節:四時如春。6.現在的;當時的:時事。時興。7.時俗;時尚:入時。8.副詞。時常:時時。時有錯誤。9.有時候:時陰時晴。10.時機:不誤農時。
夏令時將在這個十月的最后一個周日結束,倫敦的秋天緩步而行,一派心意沉淀,平心靜氣的樣子。
“夏令時”制度在美國已實施很長時間。
1964年,光是在艾奧瓦州就一共有23組夏令時開始、結束的不同時間。當時在六十年代,你可以乘坐一趟著名的班車。
例如,這里就是關于遷移計劃的知識集錦文檔和關于夏令時的知識集錦文檔。
今天,地球將會在中部夏令時間早上5點的時候從太陽與天王星之間穿過。
衛報,英國夏令時間2011年7月21日周四。
那么,是不是富蘭克林發明了夏令時呢?
在匹茲堡夏令時間的時候到戶外工作。
uk2009年4月14日星期二英國夏令時間:16.37。
明天開始夏令時間,請勿忘記在今日晚上臨睡前把時鐘撥快一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