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剟怎么讀 剟的意思

    “剟”字共有1個讀音: [duō]  
    剟
    漢字
    讀音 [duō]
    注音 ㄉㄨㄛ
    部首 [刂]  立刀旁
    筆畫 總筆畫:10 部外:8
    異體字 ?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525F
    其它編碼 五筆:cccj 倉頡:eeeen 鄭碼:xsxk 四角:72400
    筆順編碼 5454545422
    筆順筆畫 フ丶フ丶フ丶フ丶丨丨
    筆順名稱 橫撇/橫鉤 點 橫撇/橫鉤 點 橫撇/橫鉤 點 橫撇/橫鉤 點 豎 豎鉤

    剟字的意思

    1.刺;擊。

    2.刪削;刪除:~除。

    剟字的基本解釋

    duō ㄉㄨㄛ


    刊削;刪除。《廣雅?釋詁三》:“剟,削也。” 割取;選取。《漢書?賈誼傳》:“盜者剟寢戶之簾,搴兩廟之器。” 刺,戳。《史記?張耳陳餘列傳》:“榜笞數千,刺剟,身無可擊者,終不復言。” 擊。《廣韻?末韻》:“剟,擊也。” 同“”。無用的。《淮南子?繆稱》:“物莫無所不用……是故聖人制其剟材,無所不用矣。”

    chì ㄔˋ


    同“?”。《集韻?止韻》:“?,或作剟。”

    英語 to prick; to cut blocks, to engrave

    德語 schneiden, s?gen, Bl?cke schneiden [ hist. ] (V)?,stechen, einstechen, gravieren [ hist. ] (V)

    剟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duō

    〈動〉

    (1) (形聲。本義:削,刪除)

    (2) 同本義 [omit]

    剟,刊也。——《說文》

    剟,削也。——《廣雅·釋詁三》

    吏治榜笞數千刺剟。——《史記·張耳陳馀傳》

    又如:剟削(刪除,清除);剟除(削除)

    (3) 割,割取 [cut]

    盜者剟寢戶之簾。——《漢書·賈誼傳》。注:“割取之也。”

    又如:剟材(身有殘疾的人材)

    (4) 雕刻 [carve]

    村人曳在道旁西,耶娘父母不知。上剟排書字,此是死不歸。——《敦煌曲子詞》

    (5) 通“掇”。掇拾 [pick up]。

    如:剟拾(摭拾);剟裒(掇集);剟取(摘取,選取);剟剽(摘抄)

    剟字的辭典解釋

    剟ㄉㄨㄛˊduó 動

    用刀刺或割。《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吏治榜笞數千、刺剟,身無可擊者,終不復言。」《漢書·卷四八·賈誼傳》:「盜者剟寢戶之簾,搴兩廟之器。」

    削減、刪除。《商君書·定分》:「有敢剟定法令,損益一字以上,罪死不赦。」

    康熙字典解釋

    剟【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陟劣切《集韻》《韻會》株劣切,??音輟。《說文》刊也。從刀,叕聲。《商子·定分篇》有敢剟定法令者死。

    又刺也。《史記·張耳??餘傳》吏治榜笞,數千刺剟,身無可擊者。

    又割也。《前漢·賈誼傳》剟寢戸之簾。《註》師古曰:剟謂割取之也。

    又與掇通。《前漢·王嘉傳》掇去宋弘。《註》師古曰:掇,讀曰剟。剟,削也。

    又《唐韻》丁活切《集韻》《韻會》都活切《正韻》都括切,??音掇。《郭璞·爾雅序》剟其瑕礫。《疏》剟削去其疵瑕瓦礫。剟音掇。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剟【卷四】【刀部】

    刊也。從刀叕聲。陟劣切

    說文解字注

    (剟)刊也。商子曰。有敢剟定法令者死。賈誼傳曰。盜者剟寢戸之簾。從刀。叕聲。陟劣切。十五部。

    剟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剟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