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的讀音 劉備的意思
辭典解釋劉備 liú bèi 人名。(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后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謚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英語 Liu Bei (161-223)?, warlor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and founder of the Han kingdom of Shu 蜀漢|蜀漢 (c. 200-263)?, later the Shu Han dynasty德語 Liu Bei (Eig, Pers, 161 - 223)?法語 Liu Bei
- 劉
- 備
“劉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iú bèi]
- 漢字注音:
- ㄌㄧㄡˊ ㄅㄟˋ
- 簡繁字形:
- 劉備
- 是否常用:
- 否
“劉備”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劉備 liú bèi ㄌㄧㄡˊ ㄅㄟˋ 人名。(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后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謚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英語 Liu Bei (161-223)?, warlor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and founder of the Han kingdom of Shu 蜀漢|蜀漢 (c. 200-263)?, later the Shu Han dynasty
德語 Liu Bei (Eig, Pers, 161 - 223)?
法語 Liu Bei
網絡解釋
“劉備”的單字解釋
【劉】:同“劉”。
【備】:1.具備;完備:具備。完備。求全責備(要求全面、完美)。2.預備;準備:預備。防備。準備。籌備。備案(向主管機關做書面報告,以備查考)。備注。備忘錄。3.設備:設備。裝備。軍備。
“劉備”的相關詞語
* 劉備的讀音是:liú bèi,劉備的意思:辭典解釋劉備 liú bèi 人名。(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后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謚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英語 Liu Bei (161-223)?, warlor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and founder of the Han kingdom of Shu 蜀漢|蜀漢 (c. 200-263)?, later the Shu Han dynasty德語 Liu Bei (Eig, Pers, 161 - 223)?法語 Liu Bei
辭典解釋
劉備 liú bèi ㄌㄧㄡˊ ㄅㄟˋ人名。(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后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于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西元二二一年,于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建章。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二,謚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英語 Liu Bei (161-223)?, warlor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and founder of the Han kingdom of Shu 蜀漢|蜀漢 (c. 200-263)?, later the Shu Han dynasty
德語 Liu Bei (Eig, Pers, 161 - 223)?
法語 Liu Bei
【劉】:同“劉”。
【備】:1.具備;完備:具備。完備。求全責備(要求全面、完美)。2.預備;準備:預備。防備。準備。籌備。備案(向主管機關做書面報告,以備查考)。備注。備忘錄。3.設備:設備。裝備。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