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夏的讀音 區夏的意思
區夏 區夏,漢語詞匯。常見于古漢語。 拼音:qū xià 釋義:華夏,2、中原地區。
- 區
- 夏
“區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ū xià]
- 漢字注音:
- ㄑㄩ ㄒㄧㄚˋ
- 簡繁字形:
- 區夏
- 是否常用:
- 否
“區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諸夏之地,指華夏、中國。指中原地區。辭典解釋
區夏 qū xià ㄑㄩ ㄒㄧㄚˋ 指華夏、中國。
《書經.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以修。」
清.朱彝尊〈滿江紅.玉座苔衣〉詞:「看尋常談笑敵曹劉,分區夏。」
網絡解釋
區夏
區夏,漢語詞匯。常見于古漢語。
拼音:qū xià
釋義:華夏,2、中原地區。
“區夏”的單字解釋
【區】:[qū]1.隱匿。2.區域。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範疇。3.行政區劃單位:自治區、市轄區、縣轄區等。4.指區政府及其所在地。5.住宅。6.專指小屋。7.畦;畦田。8.區別;劃分。9.小,微小。10.量詞。白玉五雙謂之“區”。11.量詞。所;處。12.量詞。座;尊。13.同“驅”。[ōu]1.量器名。2.古代農民播種時所開的穴或溝謂之“區”。3.見“區脫”。4.姓。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區夏”的相關詞語
* 區夏的讀音是:qū xià,區夏的意思:區夏 區夏,漢語詞匯。常見于古漢語。 拼音:qū xià 釋義:華夏,2、中原地區。
基本解釋
諸夏之地,指華夏、中國。指中原地區。辭典解釋
區夏 qū xià ㄑㄩ ㄒㄧㄚˋ指華夏、中國。
《書經.康誥》:「用肇造我區夏,越我一二邦以修。」
清.朱彝尊〈滿江紅.玉座苔衣〉詞:「看尋常談笑敵曹劉,分區夏。」
區夏
區夏,漢語詞匯。常見于古漢語。拼音:qū xià
釋義:華夏,2、中原地區。
【區】:[qū]1.隱匿。2.區域。有一定界限的地方或範疇。3.行政區劃單位:自治區、市轄區、縣轄區等。4.指區政府及其所在地。5.住宅。6.專指小屋。7.畦;畦田。8.區別;劃分。9.小,微小。10.量詞。白玉五雙謂之“區”。11.量詞。所;處。12.量詞。座;尊。13.同“驅”。[ōu]1.量器名。2.古代農民播種時所開的穴或溝謂之“區”。3.見“區脫”。4.姓。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