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文化的讀音 卑南文化的意思
卑南文化 卑南文化位于臺東縣卑南鄉南王莊北側,1980年因鐵道工程而挖掘出大量的石棺墓葬群,至1982年已出土上萬件文物,是臺灣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類遺址。為臺灣省一級古跡。
- 卑
- 南
- 文
- 化
“卑南文化”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ēi nán wén huà]
- 漢字注音:
- ㄅㄟ ㄋㄢˊ ㄨㄣˊ ㄏㄨㄚ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卑南文化”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卑南文化 bēi nán wén huà ㄅㄟ ㄋㄢˊ ㄨㄣˊ ㄏㄨㄚˋ 臺灣東海岸所發現的古文化遺址之一。約存于二千多年前,分布范圍包括南岸山脈和中央山脈縱谷。
網絡解釋
卑南文化
卑南文化位于臺東縣卑南鄉南王莊北側,1980年因鐵道工程而挖掘出大量的石棺墓葬群,至1982年已出土上萬件文物,是臺灣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類遺址。為臺灣省一級古跡。
“卑南文化”的單字解釋
【卑】:1.(位置)低:地勢卑濕。2.(地位)低下:卑賤。自卑。卑不足道。3.(品質)低劣:卑鄙。卑劣。4.謙恭:卑辭。卑恭。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化】:[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
“卑南文化”的相關詞語
* 卑南文化的讀音是:bēi nán wén huà,卑南文化的意思:卑南文化 卑南文化位于臺東縣卑南鄉南王莊北側,1980年因鐵道工程而挖掘出大量的石棺墓葬群,至1982年已出土上萬件文物,是臺灣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類遺址。為臺灣省一級古跡。
辭典解釋
卑南文化 bēi nán wén huà ㄅㄟ ㄋㄢˊ ㄨㄣˊ ㄏㄨㄚˋ臺灣東海岸所發現的古文化遺址之一。約存于二千多年前,分布范圍包括南岸山脈和中央山脈縱谷。
卑南文化
卑南文化位于臺東縣卑南鄉南王莊北側,1980年因鐵道工程而挖掘出大量的石棺墓葬群,至1982年已出土上萬件文物,是臺灣目前發現的最大、最完整的史前人類遺址。為臺灣省一級古跡。【卑】:1.(位置)低:地勢卑濕。2.(地位)低下:卑賤。自卑。卑不足道。3.(品質)低劣:卑鄙。卑劣。4.謙恭:卑辭。卑恭。
【南】:[nán]1.方向。清晨面向太陽時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指南針。南方。2.指中國南方:南貨。南味。[nā]〔南無〕梵語音譯詞。佛教用語。表示尊敬或皈依:南阿彌陀佛。無(mó)。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化】:[huà]1.變化;使變化:化膿。化名。化裝。頑固不化。泥古不化。化整為零。化悲痛為力量。2.感化:教化。潛移默化。3.熔化;融化;溶化:化凍。化鐵爐。太陽一出來,冰雪都化了。糖放到水里就化了。4.消化;消除:化食。化痰止咳。食古不化。5.燒化:焚化。火化。6.(僧道)死:坐化。羽化。7.指化學:理化。化工。化肥。8.后綴。加在名詞或形容詞之后構成動詞,表示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綠化。美化。惡化。電氣化。機械化。水利化。9.姓。10.(僧道)向人求布施:募化。化緣。化齋。化了些米面來。[huā]同“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