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手不離方寸的讀音 叉手不離方寸的意思
辭典解釋叉手不離方寸 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拱手于胸前,向人表示恭敬的態度。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后生叉手不離方寸:『小人是村里人,……要往褚家堂那邊去的。』」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小廝作了一個揖,叫聲『老師父』,叉手不離方寸,說出姓名來。」
- 叉
- 手
- 不
- 離
- 方
- 寸
“叉手不離方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 漢字注音:
- ㄔㄚ ㄕㄡˇ ㄅㄨˋ ㄌㄧˊ ㄈㄤ ㄘㄨㄣˋ
- 簡繁字形:
- 叉手不離方寸
- 是否常用:
- 否
“叉手不離方寸”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叉手不離方寸 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ㄔㄚ ㄕㄡˇ ㄅㄨˋ ㄌㄧˊ ㄈㄤ ㄘㄨㄣˋ 拱手于胸前,向人表示恭敬的態度。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后生叉手不離方寸:『小人是村里人,……要往褚家堂那邊去的。』」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小廝作了一個揖,叫聲『老師父』,叉手不離方寸,說出姓名來。」
網絡解釋
“叉手不離方寸”的單字解釋
【叉】:[chā]1.叉子,一端有兩個以上長齒,用以刺取物體的器具:魚叉。鋼叉。2.用叉子刺取:叉魚。3.像叉的形狀。也指叉形符號:交叉。打叉號。[chà]劈叉,兩腿分開成一字形落地,是戲曲、雜技、體操、武術等的一種動作。[chǎ]分開:叉著腿。[chá]堵住;卡住:路口叉住了。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離】:1.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2.離開,分開:分離。離別。離家。離散(sàn)。離職。離異。離間(jiàn)。支離破碎。3.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4.八卦之一,符號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縭,婦女的佩巾。7.〔離離〕形容草木茂盛,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8.姓。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寸】:1.長度單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極短或極小:寸功。寸進。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湊巧:你來得可真寸。4.姓。
“叉手不離方寸”的相關詞語
* 叉手不離方寸的讀音是: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叉手不離方寸的意思:辭典解釋叉手不離方寸 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拱手于胸前,向人表示恭敬的態度。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后生叉手不離方寸:『小人是村里人,……要往褚家堂那邊去的。』」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小廝作了一個揖,叫聲『老師父』,叉手不離方寸,說出姓名來。」
辭典解釋
叉手不離方寸 chā shǒu bù lí fāng cùn ㄔㄚ ㄕㄡˇ ㄅㄨˋ ㄌㄧˊ ㄈㄤ ㄘㄨㄣˋ拱手于胸前,向人表示恭敬的態度。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那后生叉手不離方寸:『小人是村里人,……要往褚家堂那邊去的。』」
《儒林外史.第二○回》:「那小廝作了一個揖,叫聲『老師父』,叉手不離方寸,說出姓名來。」
【叉】:[chā]1.叉子,一端有兩個以上長齒,用以刺取物體的器具:魚叉。鋼叉。2.用叉子刺取:叉魚。3.像叉的形狀。也指叉形符號:交叉。打叉號。[chà]劈叉,兩腿分開成一字形落地,是戲曲、雜技、體操、武術等的一種動作。[chǎ]分開:叉著腿。[chá]堵住;卡住:路口叉住了。
【手】:1.人體上肢前端能拿東西的部分。2.小巧而便于拿的:手冊。手槍。3.拿著:人手一冊。4.做某種工作或有某種技能的人:炮手。拖拉機手。能手。選手。5.親手:手植。手書。6.指本領、手段等:妙手回春。眼高手低。心狠手辣。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離】:1.相距,隔開:距離。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2.離開,分開:分離。離別。離家。離散(sàn)。離職。離異。離間(jiàn)。支離破碎。3.缺少:辦好教育離不開教師。4.八卦之一,符號是“?”,代表火。5.古同罹,遭受。6.古同縭,婦女的佩巾。7.〔離離〕形容草木茂盛,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8.姓。
【方】:1.正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正四邊形的六面體。2.正直:品行方正。3.方向;方面:東方。雙方。4.辦法:千方百計。領導有方。5.地點;地區:前方。方言。6.治病的藥單:藥方。處方。7.工程上指土、石等堆積一立方米:土方。8.數學上指自乘的積:乘方。9.副詞。正在;方才:方興未艾。如夢方醒。年方十六。10.表示響度級的單位。將聲音與一個1,000赫的純音試聽比較,當兩者響度被判斷為相同時,后者聲壓級的分貝數即被定為這個聲音響度級的方數。舊寫作?。11.?量詞。用于方形的東西:一方硯臺。兩方圖章。
【寸】:1.長度單位,10分等于1寸,10寸等于1尺。1市寸合1/30米。2.形容極短或極小:寸功。寸進。寸土。寸步。鼠目寸光。3.湊巧:你來得可真寸。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