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秦的讀音 后秦的意思
后秦 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國時期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政權。傳三世共三帝,歷經三十四年。 前秦苻堅淝水兵敗后,關中空虛,原降于前秦的羌人貴族姚萇在渭北叛秦,晉太元九年(384年)自稱“萬年秦王”,都北地(今陜西耀縣東南),次年擒殺苻堅。 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于長安(今陜西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國號秦,史稱后秦。統治地區包括今陜西、甘肅東部和河南部分地區。 后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萇卒,子姚興繼位,攻殺前秦苻登,掃除前秦殘部;又乘后燕滅西燕,盡占原西燕河東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東晉內亂,陷洛陽,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國勢遂與后燕相當。伐后涼,得鳩摩羅什。是年,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經。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興卒,子姚泓繼位。國內曾歸降的多族勢力趁機反叛,乘喪發兵。同年八月,東晉太尉劉裕親率大軍分四路北伐,克許昌,收復洛陽。后秦宗室皇弟為奪位反叛,被姚泓消滅。 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大軍攻破潼關,圍攻長安,姚泓舉國投降,后秦亡。
- 后
- 秦
“后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òu qín]
- 漢字注音:
- ㄏㄡˋ ㄑㄧㄣˊ
- 簡繁字形:
- 後秦
- 是否常用:
- 是
“后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十六國之一。為羌族姚萇所建,史稱后秦(公元384年-417年)。 辭典解釋
后秦 hòu qín ㄏㄡˋ ㄑㄧㄣˊ 朝代名。(西元384~417)?與東晉同時的十六國之一。羌族姚萇弒苻堅,自稱秦王,史稱為「后秦」。后為東晉所滅。
網絡解釋
后秦
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國時期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政權。傳三世共三帝,歷經三十四年。
前秦苻堅淝水兵敗后,關中空虛,原降于前秦的羌人貴族姚萇在渭北叛秦,晉太元九年(384年)自稱“萬年秦王”,都北地(今陜西耀縣東南),次年擒殺苻堅。
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于長安(今陜西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國號秦,史稱后秦。統治地區包括今陜西、甘肅東部和河南部分地區。
后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萇卒,子姚興繼位,攻殺前秦苻登,掃除前秦殘部;又乘后燕滅西燕,盡占原西燕河東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東晉內亂,陷洛陽,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國勢遂與后燕相當。伐后涼,得鳩摩羅什。是年,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經。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興卒,子姚泓繼位。國內曾歸降的多族勢力趁機反叛,乘喪發兵。同年八月,東晉太尉劉裕親率大軍分四路北伐,克許昌,收復洛陽。后秦宗室皇弟為奪位反叛,被姚泓消滅。
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大軍攻破潼關,圍攻長安,姚泓舉國投降,后秦亡。
“后秦”的單字解釋
【后】:1.方位詞。在背面的(指空間,跟“前”相對):后門。村前村后。2.方位詞。未來的;較晚的(指時間,跟“前、先”相對):后天。日后。后輩。先來后到。3.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對):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孫等:無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稱君主:商之先后。7.姓。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后秦”的相關詞語
“后秦”造句
后秦收留反對劉裕的政敵,企圖干涉東晉事務給劉裕以借口。
第二部分主要探討前秦、后秦時期氐羌統治階層的佛教信仰。
北伐后秦是劉裕完成其代晉事業采取的對外措施之一。
像是在水里游泳一般,確認沒有危險后秦朗在巖漿內部游弋起來,他相信造化玉碟給出的結果,天地異火隕落心炎肯定就在這里。
看完電視后秦戰也想了一下最近發生的事,雖然比以前在島上然自己感到煩心,但是秦戰感覺到了內心的熱血沸騰,仿佛外面的廣闊天地才適合自己。
楊桓的兄長楊經曾佐命姚萇,雖然早已死去,但后秦姚興還是從他那兒,了解到楊桓是一個有德望的人才。
麥積山石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從十六國后秦時期開始營造的。
自后秦境意安安靜靜的躺著裝病,駱星雪也“裝死”。
明亡清興,后秦崛起,驅韃虜,固金甌,兩百年江山如夢。
我們都知道,鳩摩羅什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后秦的高僧,是漢傳佛教的著名譯師。
* 后秦的讀音是:hòu qín,后秦的意思:后秦 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國時期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政權。傳三世共三帝,歷經三十四年。 前秦苻堅淝水兵敗后,關中空虛,原降于前秦的羌人貴族姚萇在渭北叛秦,晉太元九年(384年)自稱“萬年秦王”,都北地(今陜西耀縣東南),次年擒殺苻堅。 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于長安(今陜西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國號秦,史稱后秦。統治地區包括今陜西、甘肅東部和河南部分地區。 后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萇卒,子姚興繼位,攻殺前秦苻登,掃除前秦殘部;又乘后燕滅西燕,盡占原西燕河東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東晉內亂,陷洛陽,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國勢遂與后燕相當。伐后涼,得鳩摩羅什。是年,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經。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興卒,子姚泓繼位。國內曾歸降的多族勢力趁機反叛,乘喪發兵。同年八月,東晉太尉劉裕親率大軍分四路北伐,克許昌,收復洛陽。后秦宗室皇弟為奪位反叛,被姚泓消滅。 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大軍攻破潼關,圍攻長安,姚泓舉國投降,后秦亡。
基本解釋
十六國之一。為羌族姚萇所建,史稱后秦(公元384年-417年)。辭典解釋
后秦 hòu qín ㄏㄡˋ ㄑㄧㄣˊ朝代名。(西元384~417)?與東晉同時的十六國之一。羌族姚萇弒苻堅,自稱秦王,史稱為「后秦」。后為東晉所滅。
后秦
后秦(384年-417年)是十六國時期羌人貴族姚萇建立的政權。傳三世共三帝,歷經三十四年。前秦苻堅淝水兵敗后,關中空虛,原降于前秦的羌人貴族姚萇在渭北叛秦,晉太元九年(384年)自稱“萬年秦王”,都北地(今陜西耀縣東南),次年擒殺苻堅。
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萇稱帝于長安(今陜西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國號秦,史稱后秦。統治地區包括今陜西、甘肅東部和河南部分地區。
后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萇卒,子姚興繼位,攻殺前秦苻登,掃除前秦殘部;又乘后燕滅西燕,盡占原西燕河東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東晉內亂,陷洛陽,淮漢以北諸城多請降,國勢遂與后燕相當。伐后涼,得鳩摩羅什。是年,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經。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興卒,子姚泓繼位。國內曾歸降的多族勢力趁機反叛,乘喪發兵。同年八月,東晉太尉劉裕親率大軍分四路北伐,克許昌,收復洛陽。后秦宗室皇弟為奪位反叛,被姚泓消滅。
義熙十三年(417年)劉裕大軍攻破潼關,圍攻長安,姚泓舉國投降,后秦亡。

【后】:1.方位詞。在背面的(指空間,跟“前”相對):后門。村前村后。2.方位詞。未來的;較晚的(指時間,跟“前、先”相對):后天。日后。后輩。先來后到。3.方位詞。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對):后排。后十五名。4.后代的人,指子孫等:無后。5.君主的妻子:皇后。后妃。6.古代稱君主:商之先后。7.姓。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后秦收留反對劉裕的政敵,企圖干涉東晉事務給劉裕以借口。
第二部分主要探討前秦、后秦時期氐羌統治階層的佛教信仰。
北伐后秦是劉裕完成其代晉事業采取的對外措施之一。
像是在水里游泳一般,確認沒有危險后秦朗在巖漿內部游弋起來,他相信造化玉碟給出的結果,天地異火隕落心炎肯定就在這里。
看完電視后秦戰也想了一下最近發生的事,雖然比以前在島上然自己感到煩心,但是秦戰感覺到了內心的熱血沸騰,仿佛外面的廣闊天地才適合自己。
楊桓的兄長楊經曾佐命姚萇,雖然早已死去,但后秦姚興還是從他那兒,了解到楊桓是一個有德望的人才。
麥積山石窟是隨著絲綢之路的暢通,從十六國后秦時期開始營造的。
自后秦境意安安靜靜的躺著裝病,駱星雪也“裝死”。
明亡清興,后秦崛起,驅韃虜,固金甌,兩百年江山如夢。
我們都知道,鳩摩羅什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后秦的高僧,是漢傳佛教的著名譯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