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皮的讀音 秦皮的意思
秦皮 秦皮,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生長于山坡、疏林、溝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蒙古、陜西、山西、四川等地。味苦、澀,性寒。主治: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用于熱毒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 秦
- 皮
“秦皮”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n pí]
- 漢字注音:
- ㄑㄧㄣˊ ㄆㄧ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秦皮”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秦皮 qínpí
[ash bark] 小葉白蠟樹的樹皮,中醫入藥,有解熱、鎮痛等作用
網絡解釋
秦皮
秦皮,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生長于山坡、疏林、溝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蒙古、陜西、山西、四川等地。味苦、澀,性寒。主治: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用于熱毒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秦皮”的單字解釋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皮】: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6.有韌性的:皮糖。7.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10.姓。
“秦皮”的相關詞語
“秦皮”造句
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秦皮乙素含量。
方法:以秦皮乙素、七葉樹苷為對照品,采用薄層掃描法和高效液相法對傳統制霜和新法制霜制得的成品進行含量測定。
結論秦皮抑菌強弱與已知香豆素成分含量高低基本一致。
目的:對不同地區千金子藥材中秦皮乙素的含量進行測定。
秦皮煎劑毒性雖低?偶然會有發生嘔吐現象。
目的:探討秦皮甲素在大鼠各腸段的吸收動力學特征。
目的:建立復方南板藍根沖劑中秦皮乙素的含量測定方法。
目的對濕痹清膠囊藥材中秦皮甲素的提取精制工藝進行設計。
本文還利用三維熒光技術對中藥秦皮及其混偽品合歡皮進行了鑒別。
另外,選用黃芩與秦皮兩種藥物設計配方二,配比為7:3。
* 秦皮的讀音是:qín pí,秦皮的意思:秦皮 秦皮,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生長于山坡、疏林、溝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蒙古、陜西、山西、四川等地。味苦、澀,性寒。主治: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用于熱毒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基本解釋
秦皮 qínpí
[ash bark] 小葉白蠟樹的樹皮,中醫入藥,有解熱、鎮痛等作用
秦皮
秦皮,中藥名。為木犀科植物苦櫪白蠟樹、白蠟樹、尖葉白蠟樹或宿柱白蠟樹的干燥枝皮或干皮。生長于山坡、疏林、溝旁。分布遼寧、吉林、河北、河南、內蒙古、陜西、山西、四川等地。味苦、澀,性寒。主治: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明目。用于熱毒瀉痢、赤白帶下、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皮】:1.人或生物體表面的一層組織:牛皮。蕎麥皮。碰掉了一塊皮。2.皮子:皮箱。皮鞋。皮襖。3.包在或圍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包袱皮兒。新書最好包上皮兒。4.(皮兒)表面:地皮。水皮兒。5.(皮兒)某些薄片狀的東西:鉛皮。豆腐皮兒。6.有韌性的:皮糖。7.酥脆的東西受潮后變韌:花生放皮了,吃起來不香了。8.頑皮:調皮。這孩子真皮。9.由于受申斥或責罰次數過多而感覺無所謂:老挨說,他早就皮了。10.姓。
以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秦皮乙素含量。
方法:以秦皮乙素、七葉樹苷為對照品,采用薄層掃描法和高效液相法對傳統制霜和新法制霜制得的成品進行含量測定。
結論秦皮抑菌強弱與已知香豆素成分含量高低基本一致。
目的:對不同地區千金子藥材中秦皮乙素的含量進行測定。
秦皮煎劑毒性雖低?偶然會有發生嘔吐現象。
目的:探討秦皮甲素在大鼠各腸段的吸收動力學特征。
目的:建立復方南板藍根沖劑中秦皮乙素的含量測定方法。
目的對濕痹清膠囊藥材中秦皮甲素的提取精制工藝進行設計。
本文還利用三維熒光技術對中藥秦皮及其混偽品合歡皮進行了鑒別。
另外,選用黃芩與秦皮兩種藥物設計配方二,配比為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