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兒的讀音 吳兒的意思
吳兒 會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橋,士女駢填,車服燭路。統時在船中曝所市藥,諸貴人車乘來者如云,統并不之顧。太尉賈充怪而問之,統初不應,重問,乃徐答曰:「會稽夏仲御也。」充使問其土地風俗,統曰:「其人循循,猶有大禹之遺風,太伯之義讓,嚴遵之抗志,黃公之高節。
- 吳
- 兒
“吳兒”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ú ér]
- 漢字注音:
- ㄨˊ ㄦˊ
- 簡繁字形:
- 吳兒
- 是否常用:
- 否
“吳兒”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吳地少年。 2.對吳人的蔑稱。
網絡解釋
吳兒
會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橋,士女駢填,車服燭路。統時在船中曝所市藥,諸貴人車乘來者如云,統并不之顧。太尉賈充怪而問之,統初不應,重問,乃徐答曰:「會稽夏仲御也。」充使問其土地風俗,統曰:「其人循循,猶有大禹之遺風,太伯之義讓,嚴遵之抗志,黃公之高節。
“吳兒”的單字解釋
【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兒】:1.雄性的:兒馬。兒狗。2.后綴(注音作r)。3.名詞后綴,主要有下面幾種作用。a)表示小:盆兒、棍兒、窟窿兒、小車兒。b)表示詞性變化:吃兒、蓋兒、卷(juǎn)兒(動詞名詞化);亮兒、尖兒、零碎兒(形容詞名詞化)。c)表示具體事物抽象化:門兒、根兒、油水兒。d)區別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兒(海洛因),老家—老家兒(父母和家中其他長輩)。4.少數動詞的后綴:玩兒。火兒。參看〖兒化〗。“兒”
“吳兒”的相關詞語
* 吳兒的讀音是:wú ér,吳兒的意思:吳兒 會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橋,士女駢填,車服燭路。統時在船中曝所市藥,諸貴人車乘來者如云,統并不之顧。太尉賈充怪而問之,統初不應,重問,乃徐答曰:「會稽夏仲御也。」充使問其土地風俗,統曰:「其人循循,猶有大禹之遺風,太伯之義讓,嚴遵之抗志,黃公之高節。
基本解釋
1.吳地少年。 2.對吳人的蔑稱。吳兒
會三月上巳,洛中王公已下并至浮橋,士女駢填,車服燭路。統時在船中曝所市藥,諸貴人車乘來者如云,統并不之顧。太尉賈充怪而問之,統初不應,重問,乃徐答曰:「會稽夏仲御也。」充使問其土地風俗,統曰:「其人循循,猶有大禹之遺風,太伯之義讓,嚴遵之抗志,黃公之高節。【吳】:1.周朝國名(?—前473)。在今江蘇、安徽、浙江一帶,建都于吳(今江蘇蘇州)。公元前473年為越所滅。2.朝代名。1.三國之一(222—280)。孫權建立。在長江中下游和東南沿海一帶,建都建業(今南京),國號吳,也稱孫吳或東吳。為晉所滅。2.十國之一(902—937)。楊行密建立。建都廣陵(今江蘇揚州)。為南唐所滅。
【兒】:1.雄性的:兒馬。兒狗。2.后綴(注音作r)。3.名詞后綴,主要有下面幾種作用。a)表示小:盆兒、棍兒、窟窿兒、小車兒。b)表示詞性變化:吃兒、蓋兒、卷(juǎn)兒(動詞名詞化);亮兒、尖兒、零碎兒(形容詞名詞化)。c)表示具體事物抽象化:門兒、根兒、油水兒。d)區別不同事物:白面—白面兒(海洛因),老家—老家兒(父母和家中其他長輩)。4.少數動詞的后綴:玩兒。火兒。參看〖兒化〗。“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