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頭論足的讀音 品頭論足的意思
【解釋】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現亦比喻在小節上一味挑剔。同“品頭題足”。【出處】郭澄清《大刀記》開篇十二:“他們指手劃腳,品頭論足。”【示例】我們都應當投身到四化建設中大干一場,不應當站在一邊~,徘徊觀望。
- 品
- 頭
- 論
- 足
“品頭論足”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ǐn tóu lùn zú]
- 漢字注音:
- ㄆㄧㄣˇ ㄊㄡˊ ㄌㄨㄣˋ ㄗㄨˊ
- 簡繁字形:
- 品頭論足
- 是否常用:
- 否
“品頭論足”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品頭論足 pǐntóu-lùnzú
(1) [make frivolous remarks about a woman’s appearance;(fig) find fault;be overcritical] 指有些閑人過多地仔細評論女性相貌,也比喻在細節上隨便批判
眾情顛倒,品頭論足,紛紛如狂。——《聊齋志異》
(2) 也稱“評頭論足”
辭典解釋
品頭論足 pǐn tóu lùn zú ㄆㄧㄣˇ ㄊㄡˊ ㄌㄨㄣˋ ㄗㄨˊ 談論婦女的容貌姿色。亦比喻對人事的挑剔。如:「光是品頭論足、挑三撿四、說空話是沒有用的。」也作「品頭題足」。
英語 lit. to assess the head and discuss the feet (idiom)?; minute criticism of a woman's appearance, fig. to find fault in minor details, nitpicking, overcritical
法語 (expr. idiom.)? trouver toujours à redire à, faire des remarques excessives
網絡解釋
【解釋】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現亦比喻在小節上一味挑剔。同“品頭題足”。
【出處】郭澄清《大刀記》開篇十二:“他們指手劃腳,品頭論足。”
【示例】我們都應當投身到四化建設中大干一場,不應當站在一邊~,徘徊觀望。
“品頭論足”的單字解釋
【品】:1.物品:商品。產品。戰利品。2.等級:上品。下品。精品。極品。3.封建時代官吏的級別,共分九品。4.種類:品種。品類。5.品質:人品。品德。6.辨別好壞;品評:品茶。這人究竟怎么樣,你慢慢就品出來了。7.吹(管樂器,多指簫):品簫。品竹彈絲。8.姓。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足】:1.腳;腿:足跡。足球。手舞足蹈。畫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支撐部分:鼎足。3.指足球運動:足壇。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為憑。微不足道。
“品頭論足”的相關詞語
* 品頭論足的讀音是:pǐn tóu lùn zú,品頭論足的意思:【解釋】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現亦比喻在小節上一味挑剔。同“品頭題足”。【出處】郭澄清《大刀記》開篇十二:“他們指手劃腳,品頭論足。”【示例】我們都應當投身到四化建設中大干一場,不應當站在一邊~,徘徊觀望。
基本解釋
品頭論足 pǐntóu-lùnzú
(1) [make frivolous remarks about a woman’s appearance;(fig) find fault;be overcritical] 指有些閑人過多地仔細評論女性相貌,也比喻在細節上隨便批判
眾情顛倒,品頭論足,紛紛如狂。——《聊齋志異》
(2) 也稱“評頭論足”
辭典解釋
品頭論足 pǐn tóu lùn zú ㄆㄧㄣˇ ㄊㄡˊ ㄌㄨㄣˋ ㄗㄨˊ談論婦女的容貌姿色。亦比喻對人事的挑剔。如:「光是品頭論足、挑三撿四、說空話是沒有用的。」也作「品頭題足」。
英語 lit. to assess the head and discuss the feet (idiom)?; minute criticism of a woman's appearance, fig. to find fault in minor details, nitpicking, overcritical
法語 (expr. idiom.)? trouver toujours à redire à, faire des remarques excessives
【解釋】指無聊的人隨意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現亦比喻在小節上一味挑剔。同“品頭題足”。
【出處】郭澄清《大刀記》開篇十二:“他們指手劃腳,品頭論足。”
【示例】我們都應當投身到四化建設中大干一場,不應當站在一邊~,徘徊觀望。
【品】:1.物品:商品。產品。戰利品。2.等級:上品。下品。精品。極品。3.封建時代官吏的級別,共分九品。4.種類:品種。品類。5.品質:人品。品德。6.辨別好壞;品評:品茶。這人究竟怎么樣,你慢慢就品出來了。7.吹(管樂器,多指簫):品簫。品竹彈絲。8.姓。
【頭】:1.人體的最上部分或動物的最前部分。長著口、鼻、眼等器官。2.指物體最前面的部分。3.指頭髮。4.指所留頭髮的樣式。5.最先的;最前的。6.前,表示時間在先的。7.為首的人。8.指出面的人。張友鸞《秦淮粉墨圖》第三回:“話說蕭一彪接到無頭恐嚇信,茍立便主張組織一個‘保鏢隊’。”9.磕頭。舊時的一種跪拜禮。10.端,頂端。11.物品的殘餘部分。12.部分,某些整體中的局部。13.指賭博或買賣中抽頭所得的錢。14.方面。15.邊,畔。16.表示約數,兼表數目不大。17.指每旬除了“十”、“二十”、“三十”外的日子。18.開始;開始階段。19.末了;盡頭。20.引申為限度。21.從;臨。表示時間接近某一點。22.所在,處所。23.勢頭。好的形勢。24.指銳氣。25.量詞。用於人。猶個。26.量詞。用於牲畜、魚類或昆蟲。猶匹,隻,尾。27.量詞。用於某些水果或植物的鱗莖。猶隻。28.量詞。用於酒食。猶筵、席。29.量詞。用於事情。猶宗,件。30.量詞。動量詞。表示走動的次數。猶趟。31.名詞後綴。接於名詞性詞根之後。32.名詞後綴。接於動詞詞根之後。33.名詞後綴。接於形容詞詞根之後。34.方位詞後綴。
【論】:[lùn]1.議論;分析和說明事理。2.衡量;評定。3.編次。4.研究。5.調查。6.推知。7.問,考慮。8.定罪。9.論告;彈劾。10.謂按照某種單位或類別等。11.敘說;說。12.言論;輿論。13.主張;學說;觀點。14.相貌。15.憑藉;倚仗。16.古代的一種氣球。是游戲、運動用具。17.文體的一種。即議論文。18.泛指文章。19.佛教解釋經義、論辯法相的書籍。梵名阿毗達摩,意為“對法”。同經、律合稱“三藏”。20.吐蕃大臣的稱號。又稱論逋。例由貴族擔任。後西藏仍沿用此稱。\\v。21.姓。[lún]1.《論語》的簡稱。2.用在大數目前,表示約數。3.同“掄”。選擇;選拔。4.同“掄”。用力揮動。5.同“倫”。事物的條理、秩序。6.同“倫”。類。7.同“倫”。道理。
【足】:1.腳;腿:足跡。足球。手舞足蹈。畫蛇添足。2.器物下部形狀像腿的支撐部分:鼎足。3.指足球運動:足壇。女足。4.姓。5.足以;值得(多用于否定式):不足為憑。微不足道。